當消息傳到洛陽城時,劉宏拍拍並不笨的腦袋,想都想出來了,廣宗城並不弱小,他是被那小黃門忽悠了。
事到如今,他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唯一的辦法就是爭口氣,派人把張角端了。
八月三日,劉宏下詔,把董卓撤掉,以軍法罰之。接著,緊急調來了一個真正靠譜的人收拾張角。
在這裏,董卓也應該是個冤大頭。如果真有便宜讓他來撈,那多出點兒錢賄賂小黃門左豐也沒什麼的。問題是這家夥把人家盧植害了,還把自己也坑進去了。這是什麼道理?
想來想去,除了鬱悶,還是鬱悶。
回到前麵,劉宏調來對付張角的人,正是前麵屢戰屢勝的皇甫嵩。
冬天,十月。這個冬天來得有點兒早,就在這個早冬,皇甫嵩的部隊開到了廣宗城外,硬對硬地跟黃巾軍打了起來。
先出來挑戰皇甫嵩的,是張角的老弟張梁。雙方在廣宗城外大戰一天,打得難解難分,一天下來,皇甫嵩啥便宜也沒占到。
這時,皇甫嵩終於明白了,盧植當初為什麼廣修牆、深挖洞、修雲梯,就是看破了一點——張角是一塊真正難啃的骨頭。
第二天早上,皇甫嵩宣布,全體戰士就地休息,等候命令。
不得不承認,皇甫嵩天生是狡猾的獵人。他就站在城上,眺望遠處的獵物,就好像一個絕世高手,以天地為棋盤,苦苦地思索著。
兵法有雲,勝仗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敵人犯錯讓出來的。在皇甫嵩看來,張角率領的這幫亡命之徒,如果跟他們硬拚,是自討苦吃。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他們出錯。
一招不慎,全盤皆輸。就像之前的波才將軍一樣,在皇甫嵩的鷹眼之下,張角露出了那致命的一招錯棋。這時,皇甫嵩發現,張角的黃巾軍露出了一個致命的弱點。
皇甫嵩發現,黃巾軍上戰場的時候特別賣命,然而一休戰時,就顯露出鬆弛懶散的景象。在他們看來可能自以為很牛,政府軍不敢來招惹,其實並不知道,碰上狡猾的對手,人家是很容易偷襲他們的。
很不幸,他們就偏碰上了絕世獵手皇甫嵩。
這本來就不是訓練有素的造反軍。就在一刹那,皇甫嵩又露出了笑容。他堅信,跟張角博弈的這盤棋,他贏定了。
但是,皇甫嵩沒有偷襲。而是帶有半偷襲的性質跟他們決戰。這注定是一場惡戰,成敗就在此一舉。
天剛微微亮,全軍已經睡飽吃足,皇甫嵩整軍出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黃巾軍衝去。果然是一場惡戰。雙方從早上纏鬥到黃昏,黃巾軍終於頂不住了,全線崩潰。
統計結果如下:斬殺張梁,俘虜三萬餘,有五萬餘黃巾軍被追殺而投河溺死。
但是,他們找來找去,卻找不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黃巾軍的總頭目張角。不久,他們終於找到了,原來張角已經病死,伸腿走人,埋到地下了。
皇甫嵩也不客氣,命人把張角屍體挖出,砍下頭顱,送到洛陽城吊在城上示眾。十一月,皇甫嵩再度出擊,斬殺張角另一位老弟張寶,俘虜或被殺的黃巾軍有十餘萬人。
到此,隻多半年時間,黃巾軍的天公、地公及人公全被幹掉。
劉宏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
戰爭如買賣,有賣就有買,這次他真賺大了。接下來,自然就是召開慶功會了。劉宏下詔,拜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裏侯,總共享有八千戶。
皇甫嵩一戰定乾坤,名震天下,功勞不朽,說話好像也管用了。他奏請劉宏,免冀州百姓一年田租,這愛錢如命的皇帝竟然也很爽快地答應了。於是,冀州百姓為皇甫嵩寫了一首歌。
歌曰:天下大亂兮市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賴得皇甫兮複安居。
我們仿佛再一次聽見,高祖劉邦當年那首蒼勁的歌謠: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歌聲嫋嫋,有人眺望長空,聽得如癡如醉,時光仿佛把他帶回了那不可逆的曆史。良久,曲罷人靜,他方才緩緩回過神,仿佛有如神助,一股可怕的神力自心底湧上,像要衝破他的胸膛。
他決定去見皇甫嵩。
這個被歌聲感染的人叫閻忠,曾經當過信都令。他來見皇甫嵩,主要是從那冀州民謠當中,仿佛嗅到了皇甫嵩有高祖劉邦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