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越來越瘋狂(2)(2 / 3)

有劉宏這種極品皇帝當家,多麼燦爛的王朝也得被折騰完蛋。所以,漢朝就像一個病人,想當年一個感冒都入侵不了他的身體,現在不行了,從頭到腳,從裏到外,渾身是病,即使請天上所有神仙下來都救不了。

漢朝現在不過是在苟延殘喘,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麵對這個事實,劉宏應該是心知肚明的。他擺出一副瘋狂的模樣,其實就想過把癮就死。

如果這樣,上帝會成全你,宦官會成全你,張角想成全你,天下的百姓更要成全你。

要知道,自從張角打響了起義第一炮以後,盡管起義軍很快被劉宏派人去滅了,但是死了張角,還有李角、王角;沒了黃巾軍,還有白巾軍、紅巾軍。

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亂民”紛紛起義,大的隊伍往往有二三萬人,小的也有六七千人。他們本著上市要趁早,搶肉要及時的偉大方針,搖旗呐喊,鑼鼓喧天,甚是熱鬧。

在這些亂民當中,有一個叫張牛角的和一個叫褚飛燕的,聯合起來攻打钜鹿郡。張牛角這名字有意思,可能他認為張角死得早,就是因為不牛,他命裏多了一個牛,應該可以混得久一點。沒想到,多一個牛也不管用,在戰場上被流箭射死了。

張牛角是亂民老大,臨死前交權給褚飛燕。飛燕兄弟為了感謝張牛角的恩情,改為張飛燕。張飛燕可比張牛角管用多了,他因為來去如飛,所以江湖人稱“飛燕”。或許是功夫十分了得,山區許多百姓都舉起旗來,願意跟著他鬧革命。

於是乎,張飛燕的名聲越傳越懸,投奔的人也越來越多,高峰時候甚至達到了一百來萬。當年張角軍最多的時候也就數十萬。這個張飛燕一下子就搞到一百來萬人,簡直是要人命了。

張飛燕的確是要人命的主。他被政府軍喻為黑山賊,黃河以北,隻要是他所到之處,無處不被他搶個精光。麵對這個龐然大物,劉宏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久,有人給劉宏傳話,你也別著急了,辦法我們已經替你找到了。

你道傳話的人是誰?竟然是張飛燕。

張飛燕派人跟劉宏講條件,我們出來鬧事,就是為了一口飯吃,如果皇帝你能肯給飯吃,我保證我們的兄弟不出來鬧事。

說得徹底一點,張飛燕就是要求招安了。

給飯吃,就不造反,是真的嗎?劉宏都不敢相信自己。如果是真的,想都不用想,答應了去。

果然是真的,劉宏不但給張飛燕飯吃,還拜他為平難中郎將,負責維持黃河以北治安。不戰而屈人之兵,一百來萬的亂民,隻被一個官職就搞定了,劉宏心裏舒服了很多。

這下子,不會再有什麼亂子了吧?

怎麼會沒亂子,這年頭缺糧缺水缺好人,就是不缺造反兵。三月,涼州那邊傳來一個可怕的壞消息,說涼州人反了,正準備攻打關中地區。

涼州?劉宏不禁起了一身雞皮,怎麼會又是涼州?

涼州這個問題,不要說劉宏頭痛,早在東漢開國時,劉秀就頭痛不已了。那時,隗囂聯合公孫述,一個居涼州,一個守成都,易守難攻,劉秀可是窮盡天下之兵才把他們倆掃平的。

自那以後,成都基本沒啥事,但是涼州這地方常常有人鬧事。主要是,這個地方住了不少羌民,這些少數民族也是為了混口飯吃,如果碰上不想讓他們活的,二話不說,掄起鋤頭就要幹架。

所以說,這是一塊多事之地,不鬧事則已,一鬧準是個天崩地裂,不可收拾。

張飛燕改邪歸正,要求招安,這是好事。然而涼州那幫造反兵可沒那閑心。他們不喜歡招安,隻喜歡找打,你要是厲害,把他們降服,就算你厲害。

劉宏有沒有那個命,自個根本沒有底。於是乎,沒有底氣的他,隻好召開眾卿會議商量對策了。

來開會的人很多,但敢說話會支招的沒有幾個。閑時忙刮錢,急時抱佛腳,這是劉宏的做事風格。可在眾卿看來,你刮了我們那麼多錢,才有機會來跟你開會,哪有什麼真正佛腳給你抱,抱個香港腳還差不多。

說香港腳,還真有一雙。這種腳,就長在司徒崔烈的身上。

崔烈這個人,如果不是劉宏無意中一句話把他捧紅,估計現在還沒多少人知道他。本來呢,崔烈在冀州一帶算是名士。在當上司徒之前,他已經在九卿之位上徘徊很久了。劉宏不是缺錢修宮殿嘛,他就走了後門,捐了五百萬錢,當上了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