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狂飆(1)(2 / 3)

太陽能從西邊升起來嗎?不能。

那麼趙忠的和解肯定就是失敗的了。果然,趙忠老弟趙延一上門,就在傅燮家門前碰了一鼻子灰。

趙延跟傅燮提了這樣的一個條件:我老哥說了,很想交你這個朋友。如果你答應和好,萬戶侯爵,你即刻到手。

傅燮聽之,很嚴肅地告訴趙延:遇與不遇,命也;有功不論,時也。傅燮豈求私賞哉!

有功不封,那是我的命。難道為了封侯,叫我去當你的馬屁精?兄弟,你找錯人啦。

趙延就這樣被硬生生地頂回去了,趙忠更鬱悶,好心好意燒把火,結果還被撒了一鼻子火灰,這算什麼火?

頓時,趙忠殺意再起,準備一棍子把傅燮打下去。然而,此念一起,馬上即消。

殺傅燮?好像要不得哦。

啷個要不得嘛?

很簡單,當初他要殺傅燮的時候,劉宏把他攔住了。

由此可見,劉宏對傅燮是不錯的,況且傅燮頂了崔司徒一杠後,聲譽正隆。所謂樹大招風,如果把他這棵大樹惹了,冷風都刮他這裏來了,那就不可收拾了。

趙忠隻好退而求其次,把傅燮趕出洛陽。

就這樣,傅燮就光榮離京,到地方當了漢陽郡郡長。牛人走到哪裏,永遠都是牛人。傅燮到漢陽後,開展工作相當順利,他感懷恩化,憐恤政策甚得人心,諸多叛羌紛紛歸降,廣開屯田,準備為創造美麗生活而努力。

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不美麗的韓遂前來問候涼州各郡來了。韓遂能問候,肯定就有反問候。然而,傅燮怎麼一眼就看出,涼州刺史耿鄙這個反韓遂問候策略會失敗呢?

原因隻有一個,耿鄙這個人很有問題。

問題表現在諸多方麵,但最失敗的一麵就是用人不當。他隻相信自己的親信程球,然而程球這家夥依仗上司賞識,在外到處亂來,無論是地方官還是地方百姓,早就對他恨之入骨了。

率領恨之入骨之官兵,去打恨之入骨之叛兵,這不就一句話嗎?找打。

所以,傅燮就對耿鄙說:“您剛到涼州任職不久,百姓還沒怎麼了解你。這時候,韓遂率兵前來問候咱們,肯定是萬眾一心,而我們要去迎戰,卻是跟他們相反,這樣的話,肯定要是壞事的。”

那怎樣才能變壞事為好事呢?傅燮接著說:“咱們先不急著出戰,先讓部隊原地休息,然後呢,你也別閑著,在他們中間培養一下統帥的威望。這樣的話,叛兵就會以為我們不出戰就是膽小。他們閑著沒事幹,就幹他們內訌的事去了。一旦他們再次發生內訌,咱們再趁機殺出,那可是事半功倍啊。”

這話看上去很漂亮,很美麗,很有邏輯性,卻也很傷人。

果然,涼州刺史耿鄙聽之,眼睛一掃,就抬到天上去了。傅燮說的是什麼話,就你行,我不行?我行不行,也不是你一張嘴說的,要等打完了才能下結論。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打,打完了再說。

四月,耿鄙拋棄傅燮的建議,按計劃行事,率軍攻擊韓遂。然而不幸的是,正如傅燮說的,耿鄙初來乍到,人心不穩。他剛一發兵,後院就起火了。

點火的人叫涼州別駕。這個州政府官員叛變,響應韓遂,先斬程球,再斬耿鄙。還敢說人爭一口氣嗎?一爭,就爭成短命鬼了。

接著,韓遂率兵迅速包圍了漢陽郡。城中人少糧缺,不過傅燮還是死撐著。撐得了一時,撐得了一世嗎?照此下去,傅燮肯定玩完。

傅燮也知道,除非神仙幫助,不然肯定玩完。外麵有數千人也認為,如果不接受他們的幫助,傅燮肯定玩不轉了。

這數千人都是匈奴騎兵,來自北地。北地,可是傅燮的故鄉。這幫老鄉集體到城下叩頭,說傅燮曾經於他們有恩,願意發力送他出城,返回老家。

回不回,隻是一念之間。這時,傅燮兒子,十三歲,對老爹說道:天下已亂,爹爹您在中央都無法容身,被逐到這鬼地方來。今天咱們就聽他們的吧,先回老家,待明君出世,咱們再重出江湖。

傅燮聽得一陣愴然。良久,隻見他對兒子說道:“我生於亂世,不能養浩然之氣,卻食國家俸祿,遇到兵亂,就想當龜孫子?天下茫茫,我能往哪裏去,我注定要死在這裏。”

傅燮接著又說:“兒,你有才智,當努力勉之。趕緊去找主簿楊會,他會救你。”

一話即罷,全場泣淚。

這時,有一個很不合時宜的人出現在了傅燮麵前,這人就是酒泉郡太守黃衍。需要說明的是,他不是來救場的,而是來充當說客的,前來看戲和演戲的。

他對傅燮說道:成敗之事,今已可知。外頭的人叫我給你傳句話,漢朝就要完蛋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當他們統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