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沉沒(2)(3 / 3)

如果換成別人,袁術會考慮作作秀,表態支持,但偏偏劉虞不行。劉虞是皇族精英,人氣很旺。如果支持他,一旦假戲真做,成了皇帝,那不是自個斷了自個的夢想嗎?

說一千道一萬,這個提議,他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袁術這樣回信告訴袁紹:為了天下公道與正義,他堅決不接受這個提案。

袁紹一看,急了,立即再給袁術寫信。袁術回信,還是那個意思——讓我支持你另立中央,沒門兒。

袁紹頭大了。不過他拍拍腦袋,好像又有主意了。他認為,既然袁術不支持他,何不先做通劉虞的思想,讓他當皇帝。隻要劉虞願意接受,生米煮成熟飯,看那些不打算支持的,還有什麼話好說。

主意打定,袁紹立即召集眾人,寫好擁戴書,並把皇帝的尊號派人一起給劉虞送去。然而讓人鬱悶的是,使者興衝衝地出去了,不久,隻見他拉著臉灰溜溜地回來了。

使者告訴袁紹:劉虞根本就不吃這一套。

袁紹問:姓劉的是怎麼說的?

使者:他說皇上蒙難,各位據守州郡,應該同心抗董,效力皇家,用這種尊稱他為皇帝的事來搞他,就是汙辱他。

哦,原來這樣。既然他不想當皇帝,那讓他來擔任領尚書事代替皇帝封爵任官,總應該可以吧。

看到這裏,我們總算明白袁紹為什麼遲遲不肯動手征伐董卓了吧。

曹操總說,我們這方占據了道德的製高點,是義兵,董卓是暴徒。這話說得輕巧,人家董卓是暴徒,可他任職官員都是正當的,他們這方有這種權力嗎?當然沒有。

既然連個政府官員的任免權都沒有,還講什麼道德製高點?

這就是袁紹的顧慮之一。他必須在動手之前,找一個傀儡皇帝,把這個任免職員的權力搞到手,不然不管他的牛皮怎麼吹、廣告怎麼播,還是覺得心裏不踏實。

可袁紹沒想到,他的算盤打得美,可劉虞也不傻,就不想當這個冤大頭。不過現在不管如何,必須爭取。

於是,袁紹又派人去遊說劉虞,說不當皇帝,可先幹著領尚書事。

不久,使者又灰溜溜地回來了。

這次,劉虞捎回的話更絕,他警告袁紹,不要再打他的主意了。如果把老子逼急了,老子一抬腿就投奔匈奴去了。

袁紹一聽,頓然萎成一團,不敢再逼了。

然而此時,袁紹卻聽到了一個頗受刺激的消息:二月十二日,漢朝政府拜董卓為太師。

為什麼說袁紹受到刺激了呢?要知道,漢朝自立國以來,見過太傅,但少見太師。物以稀為貴,見得少是因為太師地位太尊貴了,無人匹配。

尊貴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了解一下漢朝的體製就知道了。

漢朝有三公,也有地位比三公高一級的上三公,這就是太傅、太師、太保。這上三公中,太師地位最高。作為人臣,官職升到這裏算是封頂了,可作為不懷好意的人來說,還沒有到頂,比太師更高一級的就是皇帝。

這就是袁紹最受不了的地方。眼看著董卓一天天地往天上躥,他卻連封個官職都那麼的理不直氣不壯,真是愛莫能助啊。

不得不說,袁紹乃真庸人,想得太多,顧忌太多。可有人就不管這一套,高舉反董旗幟,義無反顧地將追殺董卓進行到底。繼曹操之後,此人乃是又一個不世出的真英雄。

這個人我們並不陌生,他的名字就叫孫堅。

四、討伐

董卓和孫堅是老相識了。掐指算算,倆人分別已有六年了。六年前,孫堅建議張溫誅殺董卓,沒有成功,沒想到今天兩人又在戰場上幹上了。

孫堅是以長沙太守的身份征伐董卓的,袁術上表推薦孫堅,於是就被拜為破虜將軍。

如果說這個虜指的是董卓,那麼孫堅這個破虜將軍真不是浪得虛名的。在關東戰場上,董卓沒有輸給聲勢壯大的袁紹,沒有輸給意氣衝天的曹操,而是輸給了硬漢孫堅,這是誰也想不到的。

暈了,劉協在董卓手裏,他怎麼會批準袁術這麼一個推薦?其實是這樣的,袁術說推薦,其實就是他直接任命的。

公元191年二月,即董卓剛被拜為太師的時候,孫堅就率軍來問候老朋友了。

第一戰孫堅很狼狽,他在梁縣(河南省汝州市)與董卓軍會戰,輸給了董卓屬將徐榮。

那個徐榮,就是之前打敗曹操的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