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王宮山高近一裏 妃子盡是羅刹女(1 / 1)

行四五日,到了巴山國(王宮山)腳下。進了禮賓館驛住下,準備明天上午進見國王倒換關文。晚上禮賓吏來報,國王聞有聖僧自故土來(大喜),取消例行朝會 上午直接安排宴席接待家鄉一行。

次日,唐僧、悟空、八戒、沙僧、一言與陪同禮賓吏坐絞盤吊籃上了王宮山,直入王宮大殿。見那文武官員、後宮妃子、國王等盡數來迎,好不熱鬧過年過節一般。

唐僧:東土大唐禦弟使者拜見地主陛下。

國王:聖僧免禮,寡人思故土久矣。家鄉來人是國之大幸,寡人之福也。早備囯宴,請你等入席敘話。

唐僧:謝陛下。

賓主一一就位(宴席開始)歌舞升平,一言發現那一個個後宮妃子盡是一些羅刹女,這是要改良巴人的矮化嗎?

國王:自背井離鄉而來,寡人日日想著如何重振巴人一族,一是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積累財富,二是興辦教育(啟蒙智慧)傳承文化,三是改良人口(有條件娶羅刹女)。

唐僧:如何迎娶羅刹女?

國王:在羅刹之地,用絲綢交換回來的。目前已有千餘羅刹女,在國內繁衍生息。

唐僧:有戰事嗎?

國王:國內安定,民心思穩。巴土國 東麵是西梁女兒國(路途遙遠,無力攻伐);西邊是羅刹國(常有騎兵殺入,巴人如猴子盡入山林,王宮在天上 可望不可及。幾次攻伐 無功而返,不來了;南邊盡是些零零碎碎小國(無力攻伐);北邊是些草原之國,離開了草原無用武之地也。

唐僧:安定之下,陛下有何想法?

囯王:連通大唐,引入學者來我朝重開智慧,富國強兵。

唐僧:貧僧回朝之後一定代轉陛下心意。

國王:有勞聖僧了。

宴會之後,國王帶領唐僧等出宮參觀山上農業種植、養殖、加工,還有絲綢產業。農田仍舊是井田製,農民即兵丁;養殖盡是些小野豬、山羊之類;牛者,耕牛也,是些小牛用吊籃一個個扯上來後養大的;成片成片桑樹林,可見絲綢之多。山上有幾個小湖,盡是些雨水彙集而成。還有鐵匠鋪、軍械工場之類,應有盡有。

小貼士:人心穩定、世態清明,妖怪就少了。最高興的是唐僧,發現這山頭還有這麼一方樂土,來自家鄉。最沮喪的還是唐僧,在這裏三藏之經已無用處矣。

參觀結束,一言最有感慨了。沒了戰爭,國王就有了好多願望。一個個小王子,玉樹臨風是越來越高了。王宮之樂,天下之樂也。巴山國有望,巴人可興矣。

臨別之時,國王賜黃金三十兩、白銀300兩,謝過陛下 原路返回。禮賓吏提醒前麵是八百裏火焰山,多備些水、幹果、幹糧之類,免得拿出來都壞了。好在有了許多銀兩,沙僧、八戒在巴山國一一采購。有扇子、有涼蓬、有水袋、有幹果幹糧等,一個一個各定製了兩套夏季新裝。

準備完畢,重新上路。行十日,天氣漸熱。八戒滿頭是汗,沙僧挑擔更辛苦了。有了上次過沙漠過流浪河的教訓,這次八戒沒有淨水狂飲,適量濕口而已。

一眾西行者皆知道,取經之路又入正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