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君能夠理解獵驕靡關愛她的心情,不願割舍對她深愛的感情而讓他的長孫繼續加深對她的愛與情,繼續代表漢朝加強這種姻緣與聯盟的雙重關係。然而細君畢竟是大漢才女,她不得不考慮大漢由來已久的傳統婚嫁的習俗。她畢竟是代表大漢朝的公主,所以她必須服從漢武帝的決定,所以,她也寫出了報告漢武帝的書信。她為了不影響獵驕靡的情緒和病情,她沒有讓他看她所寫的與他的觀點不同的這封信。
漢武帝收到了獵驕靡和細君的書信,他從獵驕靡的信中看到了一顆赤誠的心,一種對細君難舍的感情和深深愛戀的心態,一種要繼續維護和加強漢烏聯姻結盟共同反對匈奴的強烈願望,他感到他的長孫岑陬不僅與細君年齡相同而且長得相貌出眾,人品與才智都是有口皆碑的,堪稱一代英武的國君,這樣的國王是能夠配得上細君的。
他又看了細君的信,覺得細君從大局而言是沒有提出什麼異議的,僅僅就從有違漢朝的傳統婚俗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反對亂倫的做法。
漢武帝認為這種在漢朝看來是亂倫的做法在烏孫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傳統習俗,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必要,再說細君已經成了烏孫右夫人,已經投身於烏孫的婚姻習俗中生活著,應當接受烏孫的傳統婚姻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方式。
漢武帝認為這種所謂亂倫的婚姻習俗在中原的曆代皇室中不是不存在的,就是在漢朝前代的皇室貴族中也同樣出現過,所以他認為沒有必要過多地計較。
基於這樣的想法和看法,出於繼續加強漢烏聯姻結盟的關係,共同反擊匈奴,實現統一西域的願望,漢武帝同意了獵驕靡忠懇的請求,批準了讓細君在獵驕靡病逝後嫁給岑陬國王為王後的決定。
當漢武帝的聖旨傳達給獵驕靡和細君公主後,獵驕靡激動地流出了感激的熱淚,他拉住坐在他身旁伺侯他的細君的手,激動地哽咽地說:“美麗的右夫人,皇上很英明,很能理解我的心。我太愛你了,我永遠也不要你離開我們的家族,更舍不開你離開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你是我們的精神支柱,是我們戰無不勝的保護神,我請求你接受我的寄托吧!”
細君被他的話感動地流出了心酸的熱淚,她能體會到他愛她勝過愛他自己的這種無私的感情和戀情,為了讓他得到寬慰和幸福,為了讓他愉快起來,為了延長他的愛情的寶貴生命,細君公主熱切地握住他的手,真誠地愉快地對他說:“昆彌,你是我的好丈夫,我愛你,我聽從你的話,我接受你的請求和決定,你放心吧!”她說著俯下頭熱烈地親吻著他的臉,他伸出非常吃力的手,顫抖地撫摸細君的頭和臉。他們顯得那樣難舍難分。
獵驕靡終於放心地閉上眼歸天了。
獵驕靡的長孫岑陬繼承了王位。
在細君的主持下,岑陬為獵驕靡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葬禮,按照烏孫的習俗把獵驕靡的屍體埋葬了。
年輕英俊的岑陬非常迷戀才貌雙全的細君,他主動向細君不斷地求愛,他對愛慕已久的細君說:“公主,我早就深深地愛上你了,我曾暗暗發誓這輩子非你莫娶,我一直把你當做我的戀人。現在我公開向你求婚,求你嫁給我,做我至高無上的美麗的王後。”
看到英俊的岑陬這樣愛她,向她表明了愛的心跡,她有些感動了。其實她也愛慕眼前這個充滿精力和活力的年輕的美男子,她也同樣有愛美之心,她也同樣希望這個令她喜歡的男人做她的丈夫,共結百年之好。
細君接到漢武帝的信和聖旨,消除了一切顧慮,認為漢武帝在信中所說的話很正確:真正的戀愛和愛情是沒有界限的,愛情的力量可以衝破一切精神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