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為什麼說投資獲利還需要良好的思維方式——投資理財中的思維心理學(4)(2 / 2)

對於這樣一份看起來有些“瘋狂”的協議,耐克高層堅決支持,而奈特本人的點頭放行,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事情的發展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因為當時的美國籃球職業聯賽還處於一個探索階段,很多新事物都是被拒之門外的,所以耐克公司為喬丹量身打造的運動鞋由於在色彩上和聯盟主流球鞋色調不同,而遭到了官方的封殺。這樣一來,形勢就變得非常糟糕了,如果喬丹不能穿著耐克公司特製的球鞋上場比賽,此前耐克公司所做的一切都將會打水漂。如果是一般的管理者,或許他們就會大呼冤枉,轉而試圖啟動法律程序來維護自身利益。但是,奈特卻很明白,這樣做對於耐克、喬丹,或者是美國籃球職業聯賽都沒有什麼好處,而且他也從中想到了一個非常難得的良機,那就是“炒作自己”。

出於這樣一個目的,奈特授意,一定要喬丹穿著耐克公司生產的球鞋登場比賽,屆時所有罰金將由耐克公司支付。於是,在第一場比賽當中,腳穿“Air Jordan”係列運動鞋的喬丹收到了1000美金的罰單,隨後這個代價逐漸上漲:2000美元、5000美元……單純是為了球鞋罰金,奈特就花費了上百萬美元。因為“亂穿鞋子”而被人罰了百萬重金,這在任何時候都是荒唐至極的,但是奈特卻將它演變成了炒作。一方麵,這種近乎“白癡”的燒錢行為,成了百姓街頭巷尾熱議的談資;另一方麵,耐克公司和喬丹之間的協議也順利地被執行了下去,而且這還給耐克省去了一大筆宣傳費。可以說,這種一箭雙雕的做法,讓耐克受益匪淺。

能用250萬美元攬下喬丹5年的商業代言,這對於耐克來說簡直是“撞了大運”。在加入聯盟之後,喬丹逐漸成長為聯盟的招牌明星,世界各地的籃球迷都被喬丹的精彩表演所征服。有人曾經算過,差不多10年時間,耐克公司僅僅在喬丹品牌的鞋帽方麵的收入,就超過了26億美元。

在和喬丹的合作上,耐克隻花費了非常小的代價就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收入,這對於它成功躋身世界一流企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多年之後,人們在談起菲爾·奈特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當年帶領公司強勢拿下喬丹的光輝往事。而這樣一個無比高明的商業運作,自然是需要管理者有非同一般的頭腦、思維方式和勇氣的。認識奈特的人,都覺得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甚至有些不了解他的人,還會將他看作是一個遲鈍迂腐的門外漢。但事實給了這些懷疑者一個響亮的耳光,與那些高調的舌辯之士相比,奈特是一個善於思考、懂得開發並挖掘自己大腦潛力的人。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奈特成功地用各種商業知識填充了自己的大腦,於是在麵對各種變故時,他都顯得遊刃有餘、處變不驚。而奈特自己也說:“我之所以將自己看作是一個富人,那是因為我有很大一筆看不見的財富,它們就存儲在我的大腦裏。”

和喬丹的合作,體現出了奈特的遠見卓識。但如果沒有一顆睿智的頭腦,這個事情也是很難做到的。如果和同班的那些“尖子生”相比,“不務正業”的奈特是沒有絲毫優勢的。相對於資產雄厚的阿迪達斯,奈特的那點資本簡直不堪一擊。在阿迪達斯眼中,當時的耐克公司是不值一提的——無論是比技術,還是比資金,對方都無法和自己相提並論。但就是在這樣一個對比懸殊的競賽當中,弱小的耐克卻笑到了最後,這當然和菲爾·奈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奈特曾對員工說:“在公司的初創階段,我們或許財力、技術上都要落後於自己的競爭對手。但是我們要始終牢記,領導者的頭腦也是商業競爭當中的一個重要砝碼,如果能夠充實自己的頭腦,並且將自己存儲下的知識全部釋放出來,那麼在和對手競爭的時候,我們就離勝利又近了一步。”這實際上也說明了,物質上的富裕隻是“富有”的一方麵,具備一顆充實、睿智的大腦,才能讓一個人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從而保持長期的勝利,坐擁不菲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