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為什麼索羅斯在金融海嘯中還能大賺一筆——投資理財中的決策心理學(1)(1 / 3)

1.敢於冒險,才能抓住獲取財富的機會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在這個大金融市場裏,風險無處不在,很多投資者都想得到高利潤的回報,同樣他們也要麵對更大的風險。

股市就是這麼刺激,作為投資者,首先具備的素質就是要敢於冒險,如果沒有這個素質,和你擦肩而過的機會可是數不勝數。

投資巨鱷索羅斯就是一個非常敢於冒險的投資者,從人們對他的很多稱呼上就可見一斑——杠杆王、經典冒險家等。從索羅斯的投資記錄中你可以看出,這個投資巨鱷一旦看到一個能獲得高額利潤的投資時機時,他就敢於把整個量子基金的資金全部放到這個投資上,甚至還會注入超過這個資金的數目的資金。這種投資的氣度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華爾街的投資專家中,也是難得一見的。

風險對很多投資者來說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但是索羅斯卻不這麼認為,風險對他來說,非常重要——這能給他帶來想象不到的刺激。因為在他看來,股市總是在各種各樣的風險中節節攀升,因此在投資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規則對索羅斯來說,絲毫不能約束他,越是高風險的地方,索羅斯越是覺得那裏對他有致命的吸引力——索羅斯認為,在投資遊戲規則中尋求變化,關注大家都不喜歡的高風險投資,是非常有意義的。

雖然在有些風險很大的投資中,索羅斯有過重大的損失,而且他也坦然地接受了那些損失,但是他不會一意孤行地去冒險。在進行風險較高的投資之前,他往往會事先分析這個風險,也會把安全因素考慮在內,並且他會為日後的東山再起留下資本,不會將全部的資本都注入進去。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索羅斯既具有投身高風險投資的魄力,同時也會為自己留下退路,能夠自我保護。投資要冒多大的風險,收益會有多少,自身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他都是預先估算好了的。假設真的不能達到預期要求,那麼他會當機立斷地撤出投資,即使已經有了一部分損失。這樣做是為了保存實力,伺機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索羅斯之所以敢於冒險,這和他本人的坎坷經曆有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索羅斯飽受戰亂之苦,但是這段經曆對他日後的投資來說卻成了一筆財富,而且形成了索羅斯投資的一個準則:不怕冒險,但是要排除掉毀滅性質的冒險。

索羅斯是猶太人,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裏飽受戰爭的摧殘。在納粹的殘酷統治下,他們一家在危險中度日。這種危險的日子給索羅斯帶來了很大影響,那就是不要害怕冒險,冒險是生存的必需條件,但是冒險的目的是為了生存,因此,不能冒那種丟掉生命的危險。

雖然索羅斯的很多投資行為看起來和冒險的性質差不多,但是他在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方麵往往會超過其他人。比如他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歐洲不應該參加歐洲彙率體係,那是相當失誤的決策。1992年,英國的通貨膨脹非常厲害,這主要是因為英國的經濟長時間處於不景氣的狀態。在這種狀況下,英鎊理所當然地會貶值。1979年起,歐共體實施聯合彙率,這讓英鎊處於居高不下的地位,從中索羅斯看到了一個絕好的投資時機,並且開始購入德國馬克,並將英鎊拋出。不過,英鎊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撼動的,因為這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索羅斯就開始借貸,並將量子基金的10億美元投入進去,同時以5%的保證金又借貸英鎊,大量買進馬克,索羅斯的意圖就在於等待英鎊下跌,然後買入英鎊,再從馬克那裏收取純利潤。這樣的操作使得索羅斯投入的資金可以發揮出20倍的效力。市場的發展果然不出所料,英鎊急劇大幅下跌,在這僅僅一個月的投資裏,索羅斯將15億美元的利潤收入囊中。截至1992年,量子基金的總資產達到了70億美元。經過這次投資,索羅斯贏得了另一個稱號——“令英格蘭銀行破產的人”。

20世紀90年代,索羅斯再次發動了一次金融襲擊,那就是針對東南亞的大掃蕩,其結果就是1997年將整個東南亞金融體係攪得天翻地覆。

目光敏銳的索羅斯在很早就觀察到了東南亞經濟的一個很大缺點——經濟泡沫化。在這次大掃蕩之後,索羅斯告訴大家,那次國際金融危機之所以發生如此大的波動,主要原因在於日本的長期零利率所帶來的大幅日元套利交易。

索羅斯的冒險投資行為並不是胡亂操縱的,他有自己的理論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