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宮人上前:“娘娘,陛下已經駕崩,奴婢們要為陛下的法身……”駕崩,這兩個字讓清瑜又是一陣難過,眼前越來越模糊,想說話卻覺得喉頭被東西堵住什麼都說不出來。丈夫,就此遠去了。
宮人們不敢再說話,陳煊半跪在清瑜身邊:“娘,父親已經去了,您要保重,兒子會……”首輔也道:“還請娘娘保重,大行皇帝身後事還要娘娘主持。”去了,他真的去了,清瑜的淚這才落下來,鬆開緊握住陳枚的手。
宮人們抬起陳枚的屍身,要給陳枚擦洗換衣,然後入殮。清瑜這次沒追上去,隻是跪坐在地上。潘氏的聲音也響起:“你們先扶娘娘到側殿歇息。”宮人們恭敬稱是,上前扶起清瑜,潘氏麵上滿是悲戚之色,見清瑜被扶起方道:“兒媳還請娘娘收起哀傷,畢竟……”清瑜閉一下眼,看向陳煊,把潘氏的手拉過來:“記得你們父親的話,這天下,從此就交給你們夫妻了。我,”
後麵的話清瑜竟說不出來,隻站在那裏,陳煊帶著潘氏下跪:“娘的教誨兒子永記,還望娘勿悲傷過度,好讓兒長久盡孝心。”清瑜點頭:“好,這才是我的好兒子。”說著就推開宮人往外走,宮人們忙跟出去,清瑜走下台階,竟不知往何處去,隻是站在院中。
前麵傳來孩子的哭聲,抱著陳彤過來的奶娘看見清瑜站在這裏忙行禮道:“奴婢參見娘娘。”清瑜卻沒說話隻是伸手去抱孩子:“這麼晚,你抱著小郡主來做什麼?”奶娘遲疑一下才道:“娘娘,已是公主了。”
陳枚駕崩,太子接位,陳彤也將成為公主,清瑜不由把陳彤抱緊一些親一下她的臉:“我們的彤兒已經是公主了,那就不要再哭了。”陳彤已將一歲正在學說話,聽到清瑜這樣說,止住哭泣道:“不哭,不哭。”
孩子的稚嫩聲音讓清瑜露出一絲微笑,伸手點一下她的臉就把她抱緊一些:“彤兒不哭,祖母也不哭,你祖父說,要我好好活著。就要把他的那一份也要一起活下來。祖母還要看著彤兒長大,尋個最好的駙馬。”
奶娘心裏焦急但不敢上前去接孩子,隻是站在一邊,潘氏接到宮人傳報出來看見又聽到清瑜的話,心裏竟鬆了一口氣,上前對清瑜道:“娘娘說的是,您要看著彤兒長大尋駙馬,還要為四公主尋駙馬。您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孫兒。”
清瑜長出了一口氣,輕聲道:“是啊,你說的對。怎樣都要活下去。”說著清瑜才把陳彤交給奶娘,奶娘抱著陳彤長舒了一口氣行禮退下。
清瑜看著潘氏,拍一下她的手:“以後你就是皇後了,你是我親自挑出來的,這兩年你的舉動我也瞧在眼裏。這後宮,以後就交給你了。”潘氏恭敬行禮應是。
清瑜看向燈火通明的昭陽殿,那裏再不會走出微笑著的丈夫,從此自己將以太後的身份在這座後宮繼續生活。可是太後真不是自己要的,自己要的不過是和丈夫共白頭。
清瑜沒有動,潘氏她們也站在那裏,過了好一會兒清瑜才勾唇一笑:“好了,你們去忙吧,去辦,”清瑜頓一下,將要說的話如同在剜清瑜的心:“去辦你公公的喪事,以後還會很忙,你要保重自己。”
潘氏再次應是,但並沒有移動步子,清瑜隻低頭微微思索就明白潘氏意思,開口道:“我很好,不用為我擔心,你們去吧。我做了這麼多年皇後,還不知道做太後是什麼感覺,怎麼會出事呢?”
潘氏這才帶著人離開,清瑜看著潘氏的身影消失在夜幕裏,從此這後宮將迎來它新的主人,而自己,該是頤養天年了。
陳枚的靈柩停了七七四十九日後,陳煊在靈前登基,此年改元。為陳枚上廟號為太祖,清瑜被尊為太後,徽號寧安。終陳煊一世,對寧安太後恭敬孝順,愛護弟弟,尊敬幾位姑姑。
寧安太後宋氏在太祖陳枚駕崩後二十六年後崩逝,與陳枚一起合葬。宋太後駕崩後三十六年,皇帝暴崩,由於皇子年幼,群臣中有議立大行皇帝弟弟恒王即位的提議,遭到以羅皇後為首的人反對,由此引發朝中大亂,牽連皇族宗室群臣甚廣,當時的潞王因支持恒王被奪爵流放。
事情最後由羅皇後抱幼子登基,臨朝稱製。此次被稱為己巳之變的事件,徹底打破了當日寧安太後對子孫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