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揭開眼病的層層麵紗(二)(1 / 1)

老年人常見的幾種眼病和治療

影響老年人視力的常見眼病主要有白內障、青光眼、老年黃斑變性、糖尿病眼底病變和高血壓眼底病變等。這些疾病,輕者使視力下降,重者可導致失明。實踐證明,患者對這些疾病的防治知識有所了解,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我保健,並協助醫生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專家錦囊

1.白內障:白內障是目前影響老年人視力最常見的眼病。在人的眼球內,正對黑眼珠的中央,有一個透明的雙凸形透明晶體,叫做晶狀體。白內障是指晶狀體發生渾濁,由透明變成不透明,就像照相機的鏡頭被汙染變得不透明一樣,阻礙了光線進入眼內,使視力下降的一種眼病。主要表現為視力逐漸下降,而無眼睛發紅、疼痛、怕光等不適。

對成熟期老年性白內障,目前尚無特效藥,手術摘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生活中常常有人輕信靠吃藥物能治好白內障的廣告,吃了很多藥也不見好,最後還是靠手術把眼睛治好了。從藥物治療的效果來看,一些早期的白內障,用藥以後病情發展減慢,視力也有所提高,對中期的老年性白內障,用藥後視力基本沒有什麼進步,晶體渾濁程度也無改善,對成熟期白內障,藥物治療幾乎就沒有什麼效果了。

過去認為,老年性白內障要等到看不見東西,白內障完全成熟的時候做手術最好,現在認為在病人感到工作和生活有困難,閱讀不方便時,即可施行手術。當然,做白內障手術是有一定風險的,雖然絕大多數病人手術後恢複很好,但仍有極少數病人術後視力恢複不理想,甚至出現一些並發症,所以,白內障手術時機也不宜提前太多,目前多數醫生認為矯正視力低於0.3時手術比較合適。

2.青光眼:青光眼是因病理性高眼壓(極少數是在正常眼壓下)引起的視網膜神經纖維損害及視野缺損的一種眼病。眼球的前房和後房充滿著一種透明的液體,即房水。房水在後房產生,通過瞳孔進入前房,然後經過外引流通道出眼。在正常情況下,房水的產生與排出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狀態,從而維持相對穩定的眼內壓。患有青光眼的病人,這種液體仍在正常產生,但排出卻受阻,動態平衡被破壞,眼內積存房水過多,就會引起眼內壓升高。眼壓就會升高,時間一長,增高的壓力會壓迫視神經,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最終會導致失明。

老年人容易患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變大,一般40歲以後人眼睛的晶體核會逐漸硬化、變大,前房會變淺,這樣可能會造成房水外引流通道的阻塞,而導致眼壓的升高。急性發作主要表現為:眼球脹痛,視力急劇下降及同側偏頭痛,甚至有惡心、嘔吐;眼球充血、瞳孔變大、眼球堅硬如石。

應該注意的是,有些青光眼,如開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閉角度型青光眼,在發病早期可以無任何症狀,對於缺乏青光眼防治常識的人而言,通常不能自我判斷,需要依靠眼科醫生進行專門的谘詢與檢查,才能確診。此類型病情發展緩慢,到出現視力受損害時,往往已進展到晚期階級,視野呈管型或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受到影響。所以,40歲以上的人,應該每年查眼壓和眼底,才能防範於未然。

青光眼的治療包括藥物、激光和手術治療三種,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青光眼預防主要在於盡量避免誘發因素,要做到:保持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情緒穩定、飲食有節。注意節製飲水量,一般每次飲水不要超達500毫升。因為一次飲水過多,可造成血液稀釋,血漿滲透壓降低,使房水產生相對增多,而導致眼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