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工具,我們就可以馬上開始了。還有一些配件也是有幫助的。
你不需要電腦軟件或是複雜的數據處理程序,因為我們要畫的圖都由我們早已記在紙上的那些簡單部分組成。如果你能畫出右圖中的圖形(不管你畫得有多醜),我保證你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視覺化思考者。
本書中我們將看到的、要創建的圖包括示意圖、概要圖、流程圖、表格、“x-y”坐標係、概念模型、網絡模型和其他種類的圖,這些圖都隻需要以上提到的簡單圖示,別的什麼都不用。
讓我們來做個熱身吧,拿起你的筆和紙,然後試著畫出這些基本圖形。
如果你以前用過展示軟件(如PowerPoint、Keynote、Star Of?ce等),你也許會將上圖看成是“繪圖工具板”的一部分。這些圖示出現得如此頻繁,因為它們都是視覺化思考的核心表意係統。書麵語言用一些符號來代表那麼多的音和字,同樣的,上麵這些圖示的組合也能創建無數作用強大的圖畫。
接下來是出現在本書中的圖畫摘要,看看你是否能從中發現這些基本圖形。盡管每張圖都在講述不同的故事,但它們都是由同樣的圖示組成。當你覺得畫這些基本圖形得心應手時,你就可以畫出下頁的任何一種圖。
手能比鼠標畫出更好的圖
無論我們最終怎麼稱呼以上的圖(我們即將給它們命名),這些就是本書談到的圖畫的種類。用手就可以畫出它們。有一點很重要,尤其是當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著用手畫圖。我們要相信自己能夠依賴三樣天生的視覺化思考工具(肉眼、“內心的眼睛”和手眼合作),它們能幫助我們發掘內在的視覺化思考能力。
當我們與別人分享我們的圖畫時,我們對於天生的視覺化思考工具也要充滿信心:
有三種視覺化思考者:立刻開始畫畫的人(黑筆類),樂意為他人作品添幾筆的人(黃色熒光筆類),質疑現有圖畫的人—直到他們拿起紅筆全部重畫。
· 人們喜歡看別人的畫。在大多數情況下,比起用儀器和程序精確繪製的圖表,聽眾對手繪的圖像有更好的回應(不管畫得有多粗糙)。手繪圖的即時性,還有它那毛坯式的粗糙都更具親和力,讓人們感到不那麼嚴肅—目睹一幅圖(哪怕是十分複雜的圖)一步一步成形可以讓人將這幅圖看得更透徹。
·手繪圖易畫易修改。我們將看到,視覺化思考是具有流動性的,畫圖的嚐試中,錯誤時有發生。我們最終完成的圖很少與我們剛開始心裏想的圖完全相同,所以能夠隨時改動是很重要的。
·電腦太容易畫錯了。大多數創建圖形的軟件程序都有內置的製圖功能。那很好,假設我們能準確知道哪種圖表對於表達我們的想法是有用的,但這種假設通常都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