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後記(1 / 1)

新課程改革呼喚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更呼喚教師們通過自身素養的提高成為具有現代教育意識和現代教學能力的專家型、學者型教師。許多教師特別是許多中青年骨幹教師,迫切希望實現由知識傳承型向創造教育型的轉換,希望由經驗技術型向科研藝術型的轉換。

筆者是一線教師,有強烈的角色轉換的意識和渴望,也深知廣大教師同樣有這樣的意識和渴望,所以任借多年從事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研究積累,選取新課堂教學及語言藝術這一角度,將自己的千慮之得,一管之見,訴拙於紙麵。目的也隻為憑借這些,多少能給其他同行一些提示和借鑒,以期減弱大家單兵求索的無效勞作與多重勞作之煩,同時也想借以獲得更多一些彼此認識、溝通、交流的機會。

又同樣是因為一線教師,活動空間僅限於容身,視野也僅有一井之闊;有效“研究”時間僅為自己的“課餘”——即別人的“茶餘”、休閑之“餘”;所搜集和占有的資料,也僅係從別人咀嚼不下千遍、最後覺再無可用而放置於閱覽室角落的雜亂中“淘”出……凡此,誠可見拙作之“拙”,乃“積掖”並不“成裘”的真“拙”。但敢以此就教於同行,實賴雖拙而不缺乏愚勇之氣也。

著者

200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