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悠悠北風(1 / 2)

第二百七十一章 悠悠北風

正月,項羽奉楚王為義帝,自稱西楚霸王,大封十八路諸侯,華夏之地再度支離破碎。

正如張良所說,秦國被一分為四。劉邦稱漢王,據漢中、巴蜀;章邯為雍王,定都廢丘,領原屬秦國鹹陽以西之地;司馬欣為塞王,領原屬秦國鹹陽以東之地;董翳為翟王,領原秦國上郡之地。

聽了張良的勸慰,章邯不再如之前那般心如死灰,他努力恢複著身體,並強打精神出席了諸侯大會。

席間,他遠遠看見了司馬欣和董翳二人。董翳麵有尷尬,隻與他匆匆打了個照麵。至於司馬欣,則一直躲避著他的目光,未曾與他有任何交涉。

此等場合,本不能有女子參與。但考慮到章邯的狀況,項羽格外開了恩,允許德音跟隨一旁照顧他。

若非司馬欣叛變,那二十萬秦軍也不會被血腥坑殺,德音對司馬欣蘊了一肚子火,然而顧及章邯,她隻能強壓怒火隱而不發,並適時提醒章邯不可動怒,不可為小人傷了神。

昔日同仇敵愾的同袍如今形同陌路,除了憤怒,章邯忍不住又有些失落。

封王拜將本是大喜事,各路豪傑吵吵鬧鬧、個個皆是喜上眉梢,並沒有人將敗軍之將放在眼裏。許多人與章邯都曾兵戎相見,結下不少梁子,大家也不想在這麼個喜慶日子裏自找不快,索性便將他晾在了一邊。

章邯本也不想和這些人多說什麼,他之所以來,隻是為了能親眼目睹所謂的天下豪傑都是什麼樣的人物。除了原來的六國宗室,一些嶄露頭角的新貴都出身市井,沒讀過什麼書,說話做事不拘小節,武人脾氣一上來恨不能掄起拳頭直接打一架。吵鬧了半日,章邯覺得煩躁,便帶著德音出了門去。

彭城是項羽封國的都城,到處皆是項羽的眼線。章邯沒什麼地方可去,便和德音爬上了宮牆角樓,極目遠眺,心中的鬱悶頓時掃去了許多。

沒過多久,章邯聽得身後有些動靜,回首一看,卻是司馬欣。

舊友相對,一時竟雙雙無言。德音壓不住心頭的火,上前一步指著他:“這裏不歡迎你,給我滾!”

司馬欣挨了罵,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十分難看。他頓了頓,硬著頭皮拱了拱手:“公主,將軍。”

“嗬。”德音冷哼,“秦國都已經沒了,哪裏還有什麼公主?我隻是一個亡國之人罷了,受不起你的大禮。如今你可是威震一方的塞王,該是我向你揖禮才是。”

被這一番冷嘲熱諷,司馬欣的麵色越發難看,不由向前邁了一步:“公主、將軍,我知道你們不會原諒我。當日我也是沒有辦法,被人挾製於手心裏,我隻能做下那些違心之事。我隻是沒想到……沒想到項羽會直接將所有的秦軍一律坑殺……我……事發之後,我悔不當初,愧疚難耐,好幾次我想親自來向你們請罪,卻又覺得沒臉再見你們……我……”

不論此刻他是如何發自內心地悔恨,在德音看來不過都是惺惺作態。她忍不住還要再罵,被章邯攔了下來。

“司馬大人,你不必向我們請罪。我沒能保護好秦軍、沒能保護好秦王和鹹陽,我也是秦國的罪人。若你真想懺悔,九泉之下親自去向始皇帝陛下和那二十萬將士說吧。”

章邯語氣淡漠,說完之後便拉著德音回轉身去。司馬欣幽幽歎了一口氣,知道彼此之間已無話可說,便悻悻下了樓去。

聽著人聲漸漸遠去,德音悄悄握緊了章邯的手。直至感受到傳來的隱隱顫抖,她才明白,方才章邯是用了多大的意誌力才壓抑住滿腔的怒氣。

章邯察覺到她的擔憂,淡淡笑著側過身來,雙手握住她:“當初在我孤立無援之時,司馬欣主動來到我身邊,助我選拔良才、整編大軍,他也曾為大秦浴血疆場、也曾為大秦奮不顧身。那二十萬秦軍的事不能全怪他,我才是主帥,若真要追責,是我失策。這些時日我一直在想,若當日沒有顧慮這麼多,放手一搏,與聯軍決一死戰,不知眼下又會如何?也許真的是我錯了,也許我沒錯。然而這世上哪有什麼也許?事情已成定局,追悔亦是無用。我和司馬欣到底該當何罪,已經不是我們自己能說得清的了,可能真的得等到死後,才能請始皇帝陛下裁奪了。”

德音心頭一酸,緩聲勸道:“別想那麼多了。大夫說了,你需要靜養,多思傷神。”

“怎麼可能不想呢?”章邯回頭,微微揚著下巴,感受著強勁的北風,仿佛又聽到戰場上那震天的廝殺,“你勸我、章平勸我,子嬰和我說要我活下去,張良告訴我隻要回到關中就還有機會,可我真的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還能走多遠,也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未來將會如何,我絲毫把握也沒有。”

“但是還有人在等著你啊!”德音緊緊抓住他的手,逼著他又轉回身來。

明白她是意指扶蘇,章邯苦笑,抬手撫過她的臉頰。曾經,他最愛她那圓潤精致的雙頰,不經意間染上的紅霞如桃李一般明豔。可如今,她明顯憔悴了許多,雙頰上再也沒有那種飛揚的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