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為自己在同銀行的談判中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深感尷尬和不滿。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終於想到了另外一種方式來削弱對方的談判實力和立場,他讓會計部門整理好幾處帳目,向銀行提出抗議,結果工程師的這一招果然非常靈驗,銀行對於客戶的這種抗議顯然有些措手不及,銀行經理立刻打電話向客戶道歉。在這個基礎上,工程師又以銀行方麵辦事能力太差、手續辦得太慢,致使他的公司向國外購買一項產品的計劃被延遲,蒙受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為理由,發表不滿聲明。除此之外,因為銀行職員的一時疏忽,使得一筆原來應該存入這位工程師私人帳戶的款項,陰差陽錯的存入了另一家公司帳戶。為了這件事,工程師又開始小題大做,借題發揮。然後他把銀行以往所犯的種種錯誤全部羅列出來,要銀行方麵作出解釋並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在犯了那麼多的錯誤麵前,銀行經理在同工程師的進一步談判之前心中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準備接受一切嚴厲的批評和懲罰。兩個星期以後,工程師認為“進攻”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他給銀行經理打電話,出人意料的是,在電話中工程師竟然對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決口不提,反而以輕鬆的語氣問銀行經理:“對於兩年以上的私人貸款應該怎麼樣計算?”那位經理在事前一直預想銀行方麵會遭受激烈的攻擊,但聽到工程師的口氣並不嚴重之後,便鬆了一口氣,將貸款利息的算法詳細的說了出來。“這樣的貸款是不是一般市麵上最有利的方式?”工程師進一步問道。“當然!”銀行經理趕緊回答說:“據我所知,這是目前最有利的一種貸款方式了。”他的語氣十分的惶恐不安,生怕再次得罪了這位難纏的客戶。工程師很希望和銀行恢複和發展業務往來,於是要求銀行經理讓他獲得一筆私人貸款。在這種心態和情景下,銀行經理隻有選擇盡快的滿足工程師的條件,工程師於是達到了他的談判目的。
利用時間的期限
巧用期限藝術,限定期限是談判中經常用到的談判技巧。利用期限給對手設定一個心理底限,它能推動談判順利進行。
巧用期限藝術
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人們通常都不怕死,雖然明知每一個人終將一死,但總覺得那還是遙遙無期的事。然而,如果有一天,醫生突然宣布,你隻能再活一個月了,這樣的打擊,誰可以忍受得了呢?同樣,談判若沒有期限,那麼談判者是不會感覺到什麼壓力存在的。從統計數字來看,有很多談判,尤其是較複雜的談判,都是在談判期限即將截止前才達成協議的。
當談判的期限愈接近,雙方的不安與焦慮便會日益增加,而這種不安與焦慮,在談判終止的那一刻,將會達到頂點,而這也正是運用談判技巧的最佳時機。
在談判中,談判的“截止期限”有時能產生令人驚異的效果,所以,如果你能巧妙地將此心理運用在各種談判中,自然可獲得預期的效果。
為了能使談判的“限期完成”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對於談判截止前可能發生的一切,談判者都必須負起責任來,這就是“設限”所應具備的前提條件。隻有在有新的狀況發生或理由充足的情況下,才能延長期限。如果對方認為你是個不遵守既定期限的人,那麼,所謂“設限”,對談判對手就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即使期限已到,也不會讓人感覺到不安與焦慮,因為他們早已算準了你“不把期限當做一回事”。
你的談判對手或許會在有意無意中透露一個“截止談判”的期限來,譬如“我必須在半小時內趕到機場”、“再過一個小時,我得去拜訪一個重要的客戶”,這樣的“自我設限”,不正給了你可乘之機嗎?在這種情況下,你隻需慢慢地等,等著那“最後一刻”的到來即可。當距離飛機起飛或會見客戶的時間愈來愈近,對方的緊張不安也必定會愈來愈嚴重,甚至巴不得雙方就在1秒鍾內達成協議。此時此刻,你就可以慢條斯理地提出種種要求。由於時間迫切,對方很可能便極不情願地同意你的提議,不敢有任何異議。
以上所舉的,是談判對手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不利於己的期限的例子。這也是想同時提醒你,千萬不要犯相同的錯誤,這種錯誤,是絕對不會輕易發生在一名談判高手身上的。
在談判時,不論提出“截止期限”要求的是哪一方,期限一旦決定,就不可輕易改變。
因此,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傾注全力,在期限內完成所有準備工作,以免受到期限的壓力。如果對方提出了不合理的期限,隻要你抗議,期限即可獲得延長。但是,若對方拒絕了你延長期限的提議,或者自認為所設定的期限相當合理的話,那就麻煩了。這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加快速度,收集資料,擬定策略。如果一味地抱怨對方不講理,以致浪費了原本有限的時間,這就落入對方圈套了。不論你有多少時間,冷靜地擬定應付措施、仔細地檢查對策,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限定期限策略
在談判過程中,對於某些雙方一時難以達成協議的問題,不要操之過急地強求解決,而要善於運用限定期限的談判策略,規定出談判的截止日期。在限定期限不可避免地來臨之時,迫於限期的無形壓力,對手就會放棄最後的努力,甚至迫不得已地改變原先的主張。這種策略又被稱為“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