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期中考試(2 / 3)

我也覺得,阿越說得頗有道理。不開這個會,老師們休息休息,明天好精神抖擻地投身於考試中嘛!又有什麼不好呢!

“雖然已經通過文字把有關事情都安排清楚了,但它畢竟和在會上再通過口講一遍效果不同。再講一遍,既是強調,又顯出鄭重!”盛老師也順著自己的思路走。

“我認為這是對大家的不信任,好像生怕大家不好好看看附件的內容似的!”阿越大叫。

“你別說,還真有不願意認真看的,這樣就很有可能在考試中出錯。再說,有了文字後,再通過講話人的口說出來也不是對人的不尊重。比如說,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雖然早就形成了文字,開會時也肯定會發給與會者,但還是一定會由總理親自再講一遍的。你認為呢阿越?”盛老師的雄辯堵住了阿越的口。

我想笑。盛老師的口氣好像他參加過聆聽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的大會,這種較真的口氣和態度盛老師極少使用。以往的盛老師多是沉默的,態度也多是和氣的,到底哪個是盛老師的真麵目呢?

阿越輕歎一聲,坐在椅子上,方才的激動蕩然無存。

阿越不解歸不解,但考務會的腳步並未因為他的不解而有所延遲。

這天晚上的7︰20左右,人們都來到了會議室。

正如我們預料的那樣,會議分三個議程:先由劉副主任宣讀附件中的考場分布圖、監考人員名單和考務人員名單。與會者來到會議室門口的時候,由學部工作人員人手一份發了一遍,現在,大家是一邊看著名單,一邊聽副主任宣讀。有意思的是,副主任劉傳義似乎是第一次當著大家的麵讀如此意義重大的東西,竟然讀得口氣極不流暢,就像小溪被什麼石頭之類的東西堵住、難以前行一樣,且錯誤百出,比如,把同事的姓讀錯,“單”(shàn)讀成“dān”、“褚”(chǔ)讀成“zhǔ”、“查”(zhā)讀成“chá”,招來一片笑聲;或者把時間地點讀錯,比如2010年讀成2001年等等,引起更大的哄笑。

第二個議程是學部主任戴委國宣讀附件後麵除劉副主任讀過的所有內容。為了讓大家聽得更清楚,或者為了能夠深入每一個與會者的內心深處,戴主任故意讀得很慢,且不時加以重複,再加入自己的理解,極大地拉長了時間。

更讓人發笑的是,戴、劉二位大主任這次依然放棄了自己的東北方言,學著說校長的家鄉話,這種舉動更是造成了喜劇效果:若是平常講話還能湊合著聽下去,可要是讀正規的學部文件也用馬校長的方言的話,就有點兒……

因此,他們二位的宣讀在會議裏起到了極好的調節沉悶空氣的作用。一時間,會議裏人聲如潮,笑聲、議論聲一直傳到附近的教室裏去。

最後一個議程當然是馬校長的重要講話。校長主要講了以下幾點:

這次考試是一次極為重要的考試,首先監考的老師一定要負起責任。負責任包括以下三方麵:一、按時到達考務辦公室,遲到者罰款,立即掏錢,所罰款子由學部人員去買瓜子花生等等;二、監考時要一絲不苟,若是發現不認真者,通報批評,並寫檢討一次,並存入個人檔案;三、收試卷時一定要認真,不能出現順序顛倒現象,更不允許出現試卷頭尾顛倒現象。一旦發現,追查責任到人,發現一次,通報批評,並寫出檢討存檔;發現兩次或多次,除以上處理外,立即取消該教師的監考資格,由其他人員代替,被代替期間停發工資。

評卷采取備課組長負責製,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不允許出現錯誤,一旦出現一次,由組長負責找到責任人,全學部通報批評,並寫檢討一次,存入個人檔案,若找不到責任人,通報該科備課組長。

把分數輸入電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該環節不認真的話,其他環節再認真也是白搭(校長原話)。因此,也同樣采取備課組長負責製。若出現一個分數輸入錯誤,由組長負責找到責任人,並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寫出檢討,存入檔案,若找不到責任人,就通報該備課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