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猶記昔時青梅小 來信(2 / 2)

當真是愚孝啊……江月雖然和老太太感情深,卻也不太讚同這種表達孝意的方式。

回了屋裏,江月的另一個丫頭槿姍已經在炕上的小桌上擺好了碗筷。另有兩個白底青花的小碟,一個是盤醃萵苣,是把萵苣用鹽醃了一宿再用原鹵煎滾冷定,最後用玫瑰花瓣間層貯藏了的,很是清爽可口。

另一碟是盤甜辣菜,將白菜幫帶心、葉一並切寸半許長,等到鍋裏的油滾出了聲,再將菜簡單一焯,取出晾幹,用那米醋、洋糖混著芥末、麻油拌勻了,在壇內裝個三、四日即可,甚是鮮美下飯。本來還應加上花椒和細薑絲調味的,隻是江月不喜歡那味道,小廚房的廚子便用心記了。

折騰了一宿,江月早已是餓了,平日裏不大愛吃甜食的一個人,也跑去了小花廳裏頭尋待客用的點心果腹。看了一圈,淨是些桂花糖、炸菊苗這樣好看不頂餓的東西,便跑去了小廚房等著早點。

府裏隻有老太太和東院嫡福晉那裏有小廚房,別人的吃食都是大廚房統一做的。老太太走後這裏的人就調出去了一大半,說是五少爺胃口不好,要給三姨娘那裏建個小廚房。隻是守喪期間不宜動工,暫且擱置了。

這麼一鬧騰,老太太這裏的小廚房就隻剩下一個做菜的廚娘、一個做點心的師傅、兩個打下手的丫頭和兩個燒火的婆子。隻服侍姐弟二人的吃食,倒也是將將夠了。

江月進來的時候那李姓廚娘已經在大火炒菜了,見到江月進來,快速鏟了幾下菜便收了火,雙手在圍裙上蹭了蹭,連忙過來請安。別的人倒隻是叫了一聲十二姑娘便繼續做手裏的活計了。這李廚娘最是個愛討好主子的,江月也已習慣,隻是擺了擺手道:“快去忙你的罷,我可是餓了。”

李廚娘應承了一聲便過去盛菜,一道荷葉豆腐算是做成了。並著剛剛已經做好的金錢肉,都叫打下手的丫頭用紅木托盤端去了裏屋。

江月聽那煮飯的鍋噗噗直響,知道這是李廚娘一早起來便熬上了的,早已是熟了,便親自開了鍋去盛飯。江月自打一出生就住在盛京,也不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那時候為了伺候老太太也沒少下廚,因此廚房裏的活計做起來並不生疏,很快一碗冒著熱氣的火腿粥便出鍋了。

江月又盛了一碗,想要自己端回屋去,卻是被跟來的槿姍搶了。江月也沒堅持,就讓霽敏去叫烏雅祁來吃早點。

姐弟二人一頓胡吃海喝,風卷殘雲一般吃了個精光。烏雅祁還比江月多吃了兩個大圓栗子餅,覺著撐了才摸著肚子去上學。

江月放下了筷子,便帶著霽敏和槿姍去東院那裏給嫡福晉請安。按理說這請安應該在早飯前的,但那新福晉年紀輕,也是個貪睡的,就叫他們都用了飯再來。請安過後,嫡福晉便帶著一眾女眷去靈堂給老太太上香。

江月一回屋便沐浴更衣過了,此時穿著一身幹淨柔軟的月牙色貢緞裙子,整個人顯得玉雪可愛。十好幾個女人堆坐在一處,自是要相互誇獎炫耀的。隻是眼下時候特殊不好探討脂粉首飾,幾個愛巴結的就誇起了江月昨日的孝行,隻把她說得感動天感動地,就差被舉為孝廉送上京封官去了。

江月本來聽得厭煩,但一看到三姨娘鐵青的臉色,還有九姑娘那明明很氣憤還裝作輕鬆的樣子,心裏便輕快了起來,索性任由那些女人胡說八道。

早上江月回屋吃了個痛快,三姨娘心裏卻是堵得不行,隻能埋怨女兒發泄情緒,說什麼你個糊塗東西,明知道烏雅禎是個牙尖嘴利的,你好端端攛掇我來找她麻煩做什麼,不過是自討沒趣罷了。

九姑娘心裏自是不服的,隻是她清楚和這糊塗老娘多說無益,幹脆閉了嘴巴任她埋怨,心裏隻想著怎麼樣才能給江月添堵。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見幾個人唾沫星子也飛了滿天了,繼福晉孟氏才悠悠開口道:“行了行了,都拾掇拾掇去靈堂上香吧。”

江月跟著眾人點頭稱是,心裏正暗暗盤算著今兒要離那渾身調料包的四姨娘遠些,忽聽孟氏喚了她一聲,竟是有事的樣子。

江月心裏一緊,莫不是孟氏又要舊事重提想要過繼他們姐弟?卻聽孟氏不鹹不淡地笑道:“十二姑娘快來看呐,完顏府來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