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父救國民族正氣 明廷腐朽兵潰南京(二)(1 / 3)

鄭軍陣前,擺著一百多門大炮。一聲令下,火炮齊放。南京城頭上,頓時火光大作,硝煙彌漫。火炮一停,鄭軍架著雲梯呼叫而上。踏過護城河,貼牆立起梯子,爭先登城。

城上清軍,滾木雷石和羽箭,飛如疾雨般地砸將下來。眼看有幾十名鄭軍已翻進城頭,卻被清軍把攻城梯子推倒,後邊的攻城隊伍不能及時增援。城上的鄭軍寡不敵眾,全部都被斬殺,當做滾木拋下城牆。

一輪殘陽罩住南京城。牆上,清軍旗幟多處焦痕,陽光下,如血汙一般。幾個未及搬走的陣亡清軍士兵,帽子全無,頭向下垂,腦後的辮子在空中悠蕩。城下,鄭軍士兵的屍體,也遍地都是,血流成河,殘肢斷臂,焦屍血腥氣味彌漫空中。

鄭成功讓士兵把死亡將士屍首抬回,掘坑埋好。自己踱出軍營,麵前的南京城,黑乎乎地猶如一巨形怪物,張開血盆大口,等待成千上萬士兵的性命向裏填充。如此堅固城池,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攻下來的。

但是,鄭軍由海上遠道而來,所帶糧晌有限,隻宜速戰,奪下南京作為根據,再圖逐鹿中原之策。相持過久,糧晌用完,士兵饑餓無力,大隊清兵又會趕到,裏外夾擊,到那時,鄭軍必然死無葬身之地了。

想到此,鄭成功不由得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鄭經一直跟在鄭成功的身後,聽見鄭成功歎氣,知道獻計的時侯到了,輕聲言道:“永曆皇帝在湖南、兩廣,還擁有一定的實力,我們兵困南京,大隊清兵必然向我處調動,永曆帝危機就會得到緩解。我們為什麼不奏明永曆皇帝,要他發些糧晌接濟。”

鄭成功回頭看看鄭經,此兒長相文質彬彬,性格、品德卻和其爺鄭芝龍一模一樣,聰明機智,但又見利忘義,野心勃勃。所以,總是教誨他熟讀儒家之書,確立存身立業之本,很少要他帶兵參與軍事中的血腥戰事。

鄭成功長歎一聲言道:“我已經三次表奏永曆皇帝,請他千方百計發些糧晌,幫助我軍速速攻克南京,光複中原。他已答應拔晌銀一千萬兩,糧一千萬擔,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遲遲不見。”

鄭經為鄭成功披上外衣,輕聲言道:“我們可以派大軍迎接呀。”

鄭成功言道:“讓人不解的正在此處。永曆帝送糧的欽差,無論如何也不準我們派大軍迎接。”

鄭經想想言道:“一定是欽差另有謀算。”

鄭成功不願議論永曆帝,就言道:“我所最大憂慮者,乃我軍退路。明天一早,你即刻帶上三萬福建籍親軍,前去揚州、高郵至長江的江段上,用攔江鐵索,封住江麵,使清軍不得南下增援。一但清軍破索,即刻飛報於我。”

“是!”鄭經興奮異常,領命而去。父親終於讓他獨自帶兵,手中握有軍權了。

南京城下,鄭成功一馬當先,率先衝到城邊,指揮士兵奮力登城。士兵抬起長梯,越過護城河,冒著如雨般的疾石滾木,搭梯攻城。前邊的被打下來,後邊的立即補上去,前仆後繼,壯懷激烈,感奮山河。

守城清軍見鄭軍如此凶猛,手軟腿顫,矢石發射的稍慢一點兒,二百多鄭軍就衝上了城頭,與鼇拜親自率領增援的近侍軍殺在了一處。

鄭成功大聲鼓勵後繼軍士:“為國出力的機會到了。”

但是,那些後繼登城的士兵明顯地體乏力竭,爬城速度怎麼也上不去。急得鄭成功在城下直跺腳。馮錫範的莽勁又上來了。“唰”地把身上的凱甲全部脫光,手拎單刀,登梯而上,爬到一半,就覺得腿軟筋麻,大口地喘氣。他拚盡最後一點力氣,又往上爬了幾下,眼前一黑,從梯子上滾了下來。

其它士兵,有體壯者爬上了牆頭。但是,大隊清軍已經衝上來,把衝上城頭的鄭軍全部殺盡,趁著勝勢,又把後衝上來的幾十名鄭軍士兵,全部殺死。鄭軍隻好退了下來。

鄭軍抬著馮錫範過來。鄭成功下馬拉住馮錫範之手,眼淚撲簌簌地落下。他心裏明白,非將士不出死力,乃肚空體乏所致呀。因軍中缺糧,將士的糧食已減三成。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怎麼能打勝仗啊。

馮錫範從昏迷中醒來,想要坐起,又一陣暈旋,無力地躺在擔架上。喘著氣言道:“郡王,給士兵幾天飽飯吧。清軍也已精疲力盡。隻要我們一鼓作氣,南京城就是鐵鑄的,也會把它鑿個窟窿,踏在我軍腳下。”

鄭成功給馮錫範蓋好衣服,安慰言道:“暫停攻城,待我軍糧足,養成銳氣再戰。”

馮錫範“呼”地挺身而坐:“將軍熟讀兵書,難道不知兵者乃氣也。我軍休整,清軍也休整,其勢日盛,攻城可就更難了!”

“哎……”鄭成功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我怎麼會不知道呢。可是,讓士兵空腹而戰,無疑白白送死。我於心何忍哪。永曆帝的糧晌,應該快到了。”

晨起,一輪朝日,躍出山巒,光芒自射,原野大地,披上絢麗陽光。令人心情格外開朗、振作。孰料,頃刻間,陰霧四起,夾著陰晦雨滴,伴著涼風,整個軍營,籠罩在一片淒雨之中。

鄭成功冒著陰雨,直迎到十裏之外。總算把永曆帝的送糧車隊接到了。送糧欽差、首領大太監張先,見到鄭成功,隻是讓從人掀開轎簾,把頭點點,算是還禮了。鄭成功見到那雙陰鶩的眼光,非常熟悉,而且頗有過節。難道會是他!

到了軍帳,張先方才下轎。拉著太監特有的那種男不男、女不女的尖細聲音,言道:“延平郡王鄭成功接旨。”

鄭成功急忙跪下,行三拜九叩大禮。

張先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延平郡王兵困南京,實我大明中興之象。茲送去軍糧一千萬擔,白銀一千萬兩,以資軍用。務必克城,不負聖恩。”

鄭成功謝罷皇恩,擺上酒宴。

張先見擺上的酒菜,都是一般菜肴,沒有什麼山珍海味,臉色立馬沉落下來。筷子一摔,言道:“本欽差日夜辛勞,送運軍晌,不說有甚麼功勞,也有苦勞。如此薄酒淡菜,分明是渺視我大明天朝。”

鄭成功趕緊起座,陪禮言道:“公公息怒。軍中已有多日,沒有足額發放糧晌,更不知肉味。公公遠道而來,本該美酒盛筵,隻怕將士不服,散了軍心,還望公公擔待一、二!”

張先訓斥言道:“幾日不知肉味,身為八十萬大軍統帥,何人信此胡言。分明是在我麵前故做寒酸,意欲多騙銀兩。你這人,還是長崎時的那個榆木腦袋。”

“長崎,榆木腦袋!”鄭成功仔細打量張先。

小葉女早已忍耐不住,用劍把鄭成功麵前的菜盤端到張先麵前,喝道:“你睜眼看看,延平郡王在吃什麼。你的菜,在我軍之中,已是奢華無比了。”

張先盯盯地看著小葉女。此女和一個人,十分相像。難道會是肖德明之女?就拉長臉問道:“你認得我否?”

小葉女曾經聽翌田師太講過張三其人之形,憑其心智,已料知此人就是張三無疑。就諷刺言道:“昔日的日本潑皮張三,已換上大明太監朝服。小女子隻識男兒雄風,不知公公之貌。”眾將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張先氣得手指小葉女亂顫:“你……”

鄭成功經小葉女一說,確認這個首領大太監,就是當年張三。但是,他乃奉旨而來,不好怠慢,為了緩和氣氛,舉杯敬道:“公公海涵,小女無狀,請飲此杯。”

張先見小葉女單劍挑起四盤菜,竟然連湯水都點滴不落,其武功之高,隻怕取他項上人頭,也是滴血不撒。又見鄭軍將領,個個麵帶怒氣,不敢過於囂張,隻得言道:“幹,幹!”

大將劉國軒匆匆進帳,向鄭成功報告:“所有糧食、白銀俱已清點完畢,注冊上帳。糧五百萬擔,銀五百萬兩。”

鄭成功看著張先問道:“公公,這是為何?”

張先拿筷子指點鄭成功言道:“這個,你就有所不知了。明末以來,各地官吏超數征稅,中飽私囊。各級官吏層層截留,最後,真正到軍前的十之有五就不錯了。不瞞你說,我也從中克扣了糧二百萬擔,銀二百萬兩。這還是看在你我日本故舊情誼之上啊。”

“大膽!”鄭成功氣得酒杯落地,怒喝道:“你身為朝廷命官,竟敢克扣救軍糧晌。”

張先不慌不急,瞟了鄭成功一眼:“嚷什麼。實話告訴你,我這二百萬擔糧食和二百萬兩白銀,還有永曆帝的一半呢。江南百姓聞你之名,才捐獻了這麼多的軍糧、晌銀。我們不趁機大撈一把,以後還有機會嗎。”

“啊!”鄭成功隻覺得心血上湧,嘴角流出鮮血,一下昏倒在座位上。眾人趕緊七手八腳的把鄭成功扶進後帳。

張先卻毫不在意地言道:“生哪門子氣呀,犯得著嗎。”又對眾將發號施令言道:“十日之內,必須打下南京,不得有誤!我也該回朝複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