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超級市場發展營銷策略(2)(1 / 2)

資金運用審查要點

重大資源投入方案的審查應注意下列幾項要點:

(1)與事業經營目標及策略一致;

(2)評估技術應視投入方案性質而異;

(3)評估基準及優先順序的排列;

(4)資金成本的高低;

(5)收入與成本的計算準確性,即經濟可行性;

(6)資金來源的可靠性,即財務的可行性;

(7)其他相關的標準。

一般資金運用方案內容

事業之財會部門,須就下列一般財務工人,選取合適的項目,規劃其內容、步驟、時間、人力及經費等項目。

具體項目如下:

(1)普通會計及成本會計;

(2)內部審核及外部查賬;

(3)預算;

(4)投資及重大資源投入方案的協助;

(5)現金管理、信用、收款、索賠及理賠;

(6)與金融界關係;

(7)股息發放及盈餘繳庫;

(8)保險及養老金管理;

(9)薪資支付;

(10)財產管理;

(11)稅捐及法律;

(12)其他適當事項。

超市發展營銷策略考核

為有效達成超市既定營銷目標,除設立目標、程序外,需製定內部管理控製的係統,以力行任務的追蹤與考核。內部控製有四大任務:

(1)增進及確保會計與經營資料的正確性與可靠性。

(2)維護超市資產的安全,避免資產浪費、失穿與使用無效率的狀況。

(3)貫徹超市的目標,確保超市的政策規定的實施。

(4)提高經營效率並評估各部門業績,作為持續改善的基礎。

其中(3)(4)兩項,即內部控製中有關追蹤與考核的項目。

追蹤方法

追蹤監控超市發展目標的實施過程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建立目標進度表

在建立目標卡方向,應清楚標明目標、進度微傳、預期成果、差異分析及改善措施等項目。還采取采用審核方式來確認是否按進度實施,如提出定期報告,審核作業是否按手冊、規範實施。

第二,成果績效估計

是否有虛偽造假情況發生,此外掩飾錯誤、虛報成果,也是追蹤的重點。

第三,差異分析

尋找未達到目標的問題點,也就是目標與成果間之問題點,並予以糾正。以營業、行銷部門而言,其可采取方法為:

(1)以項目分類比較實際與目標差異金額,其應考慮的項目如下:銷售、銷量、營業額;銷貨成本;銷貨毛利;銷售費用。

(2)比較產品、店鋪、區域的實際與目標的差距,找出差異原因與改善。

(3)若原因不明,則針對造成差異影響最大的項目,詳加分析並列出可行方案。

(4)就差異原因,找出各種對策,同時針對銷售目標的差異,就各有人員應負差異責任更入考評記錄。

(5)依不同貨號產品、分類、部門編列銷售毛利分析表,並比較各批商品對公司淨利潤的貢獻度。

第四,追蹤重點

(1)分析商品售價、成本及毛利,以檢討商品別之經營價值。

(2)分析營業收入變化,利用前後幾期的趨勢變化,分析數量、單價、營業額增減及市場景氣等狀況。

(3)核對銷售成本,計算費用分攤是否正確。

(4)各項銷售成本的歸屬必須正確,有關支付的發票、收據也應該正確。

(5)銷售成本計算依公司規定及會計製度確實執行。

(6)計算方案變更,是否會影響損益表應作一一比較,並作必要的書麵記錄。

(7)有關調整項目對成本或盤虧的影響,應列入考核。

考核方法

第一,建立績效評估標準

每季(年)度或每月結束後,會計部門應辦理結算,並依有關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經營指標,計算,以下列各項比率來評估經營績效:

(1)各部門、店別的銷售達成率。

(2)各部門、店別的毛利達成率。

(3)各部門、店別的損耗率。

(4)各店損益達成率。

(5)各店的營銷費用達成率。

(6)各店、部門別存貨回轉率、回轉天數。

(7)各勞動生產率、勞動分配率。

(8)各項相關財務數據。

第二,采取行動將上列各項指標,作以下比較,並分析其發生差異原因,這有關部門研究參考並采取必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