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以後,沈清和劉一晃就一塊練劍,但因武功實在相差太遠,名為相互喂招,其實是多為劉一晃指點沈清。沈清也算進步神速,忽忽數月,劍法已是有模有樣,在劉一晃的劍下也有拆上十幾招。但依舊毫無章法,依著性子而來。
算算日子,沈清到劉府已有數月有餘,隆冬到來,畢竟是江北,飄起了鵝毛大雪。這一日雪後初晴,霞光萬丈,劉府下人早早起來,打掃庭院小路,沈清見狀高興萬分。因從小長在江南,很少見如此大雪,如今見地上的雪積了有數寸深,踩上去軟綿綿,清爽的冷氣迎麵撲來,頭上是暖暖的冬陽,畢竟是小孩子心性,就急急忙忙找劉一晃來鏟雪。
來到院中,發現劉一晃早已穿戴整齊,一身雪白長袍,配著他的龍紋劍,映著白雪霞光,風清秀骨!沈清暗想,是呀,他長得其實比大哥要好看,又是極聰明風趣,若是跟他生活一輩子,其實也很趣呢。想到這裏,雙頰緋紅,又想,呸呸呸,我都想到哪裏去了,如今流落異鄉還淨想些不相幹的。
“怎麼,臉上一會紅一會白的?”原來沈清想著,劉一晃早已走到了她跟前,打趣她說。
“來找你賞雪去。”
“恩,我正要找你呢,走吧,帶你出去。”
沈清和劉一晃出了府門,上馬,拐出了幾個路口,來到了一條繁華的大街上。雖是下了大雪,可街上的人們熱情也絲毫沒減,大聲吆喝著,買的賣的熙來攘往,好不熱鬧!沈清自打進了劉府,很少出來轉悠,如今見大街上熱鬧,自己心情又好,在馬上咭咭呱呱說個不停。一會說起家鄉的趣事,一會又感歎他們若不是戰爭,原來生活可以多美好。劉一晃隻是微笑,卻不多話,帶著沈清,漸漸又走入一個巷子,走到一家武器店門口喊了一句:“老莫。”店裏頓時出來一個老人,恭敬地一揖:“太傅駕到,有失遠迎。裏邊請。”
三人進了屋子,屋子裏叮叮當當全是刀劍等武器。那老莫命人去取出一個黑漆木盒,打開一看,是一把劍,劉一晃拿在手中,抽出劍身,卻原來是一長一短兩把,短劍猶如匕首,厚而尖,長的卻薄,劍尖還微微向上挑。“嗯,不錯。”劉一晃稱讚道,“果然是天下名劍出劍廬。”老莫道:“太傅吩咐,定當盡心竭力,不敢有絲毫怠慢。這子母劍也是選上好的材料鍛造的,雖比不得神兵利器,卻也不至於丟人現眼。”沈清插嘴道:“這劍名叫子母麼?”
“是的,因一大一小,相依相偎,所以家主賜命子母。”
“倒也有趣。”
“喜歡就送你了。”劉一晃將劍插回鞘內,遞給沈清。沈清一時打不定主意拿是不拿,本來自己並非是學劍之人,如今陰差陽錯學了劍法還得了好劍,以後該如何是好?劉一晃見她猶豫,說了聲:“妹妹!為師也沒有什麼可以留給你的,就留一把劍給你吧。”沈清哭笑不得,接了劍。
劉一晃接著說:“其實這劍,是早些時候我特意去找莫元常大俠定做的。開始練劍,我就想送一把好些的劍與你,見你內功柔和,我想恐怕還是雙劍適合你,就請劍廬的主人莫元常大俠設計了一把雙劍。你看著如何?”沈清抽出劍,右手拿了長劍,左手拿了短劍,在劉一晃身上比劃兩下,倒覺得很合手,就高興的收了。兩人謝過老莫,又往北去了。
一柱香時間,兩人把馬停在一座威嚴的宮殿門口,兩人下馬進去。沈清不知就裏,也不好多問,跟著劉一晃穿重重大門,來到一座花園裏。遠遠地就聽見有女人的說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