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舉個例子,有一個八個月大的小孩,他坐在地板上,抱著一個帶有花朵和小孩圖案的枕頭玩耍,他有時用鼻子去聞花朵,有時又去親枕頭上的小孩。保姆看到孩子玩得很開心,以為其他玩具也能吸引他,於是又急忙拿來許多玩具給小孩,可結果孩子很不開心,扔下手裏的枕頭,哭了起來。可以看出,例子中保姆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在孩子玩弄枕頭的過程中,他其實是在識別枕頭上的圖案,並嚐試將其存貯在記憶裏。孩子正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下豐富著自己的思想,沒想到保姆打斷了他,所以他非常的不開心。兒童的思路或注意力經常被成人突然打斷,這其實是在無意識情況下將孩子正在進行的複雜的心理工作打斷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大人經常拉拉孩子的小手,或當他們睡覺時親吻他們一下,這些時候我們都沒有考慮到孩子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感覺。事實上,由於我們成人缺乏這方麵的知識,導到我們的行為抑製了兒童原本的欲望。而兒童隻有使獲得的印象比較深刻,才能夠明確地區分從而很好地吸收,最終使其智力水平得到發展。
我們成人經常會將自認為好看的東西給孩子看,例如,圖畫書、顏色鮮豔的旗幟等,以為這些東西孩子們一定感興趣。其實,我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對孩子的吸引力隻是短暫的,它們並沒有給孩子帶來什麼太大樂趣。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明一下吧,例如一個人,有一隻耳朵聽不清楚了,他平時說話時就會刻意提高嗓音,可是,當他費盡力量大聲說話時隻會得到對方的反感,並會抗議道:“喊什麼呀?我又不聾!”
我們也可以聯係一下自己,當我們正在全身心投入地看一本書時,突然窗外麵傳來悅耳的琴聲,我們聽到這動聽的聲音,就會停下來,不禁走到窗口,向外張望,尋覓著是誰在彈琴。那麼,以成人的思維模式來看待孩子們,就會知道他們和我們一樣,很容易對外界事物產生興趣。
可是,事實上,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是那些具有強烈外在刺激的事物,可是這又與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存在重要的關聯。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決定孩子如何發展的力量。當孩子全心全意地關注那些被我們認為無關緊要的小東西時,我們將此看成是孩子心理活動存在的證明。孩子全身心地盯著我們忽視的小東西的原因不在於它們本身給孩子留下多麼深的印象,而是孩子對這個小東西傾注了我們成年人無法理解的感情。
對我們成人來說,孩子的心理就是一個不解之謎,因為我們總是關注孩子的外在行為,卻從不去分析孩子內心的活動。我們成人把孩子的所有行為舉動都看成是一時興起的表現是不應該的,我們要努力嚐試分析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心理活動。在這方麵,我們要成為學習者,對孩子的態度也要改變,增強我們的責任感,改變我們原來專製的法官角色。
另外,在性質上來說,孩子的觀察力與我們成人的觀察力是完全不同的。孩子們關注的總是最微小的細節,在他們眼裏,大人們往往是不精確的。我們不去關注細枝末節上的問題,這造成孩子們覺得我們比較遲鈍和無能,這樣長此以往,他們就變得不再信任我們,就如同我們有時也不信任他們一樣。孩子和成人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這也是造成二者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之一。
新生兒嗬護的著重點
新生兒從母親子宮內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稱之為“新生兒期”。因為,此時,新生兒的各種器官均未發育成熟,免疫力比較低,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也較差,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此時的護理尤為重要,父母必須進行細心、科學和合理的嗬護。以下幾個方麵是父母應該做到的:
一、溫度和光線
對新生兒來說,他們很難適應外界溫差的變化,所以室內溫度應保持在二十五到二十八攝氏度比較合適。盛夏時節要適當降低溫度,冬天時需要注意保暖,但無論什麼季節,通風時都要注意,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屋內的光線既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一些家長認為新生兒剛出生,眼睛的感光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就掛起厚厚的窗簾擋住外麵的光線,這樣是不合適的。家長應該讓寶寶學會適應室內的光線,隻是不要讓太陽光直射到孩子眼睛就可以了。
二、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穿著的內衣,包括尿布在內,應該使用質地比較柔軟的並且吸水性比較好的棉織品,最好不要給孩子穿化纖或印染的產品;衣服不要太鮮豔,淺色的比較好,這樣可以很容易看到衣服上的髒東西,並能減少化學物質對孩子皮膚的刺激;衣服的尺碼要大一點,寬鬆一些,讓孩子的四肢可以自由地活動,並且穿起來,脫掉都比較容易;氣候寒冷或室內溫度較低時要給新生兒戴上帽子,因為新生兒的頭部比較散熱,容易感冒,當然,帽子也需要是柔軟的。
孩子用的尿布應該使用吸水性好的質地柔軟的棉織品。要做到勤換洗,一般情況下,白天要換四次以上,晚上要換兩次以上,每次給孩子換尿布時都要清洗一下寶寶的屁股,並細心地塗抹上護膚乳液;如果用尿不濕,要選擇質量好一點的透氣性比較好的產品。在自己家裏時盡量給孩子用尿布,出門或孩子睡覺時可以用尿不濕;不管是尿布還是尿不濕都注意不要包得太緊,保證孩子能自由地伸展四肢為宜。
三、睡眠和睡姿
孩子的呼吸受到睡姿的影響。由於新生兒的頭顱比較軟,因此良好的睡姿能夠保證新生兒頭顱的健康發育。建議家長為新生兒準備厚度為一至二厘米的小枕頭,用的時候,將中間地方壓下去,兩頭微微上起。仰臥或側臥是寶寶的最好睡姿,這樣可以避免胸肺部被壓迫。喂奶時最好采用側臥,可以避免寶寶嗆到而窒息;仰臥時,家長要經常給孩子改變體位;足月出生的寶寶,因為活動力比較強,在其出生的前幾天可以讓他俯臥,這樣可以避免嘔吐物倒流到氣管中,但如果俯臥,不能躺枕頭,隻能將寶寶的頭側向一麵,挨著床上睡,同時要在家長的看護下才能俯臥。
通常情況下,新生兒每天要睡十八到二十多個小時,對於未滿月的孩子來說,不適合睡太久,家長要每隔兩到三個小時把孩子弄醒一次,進行喂奶。
四、哺乳和喂養
哺乳和喂養新生兒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一般情況下,在新生兒出生後,越早喂養越好,一般出生後半小時左右就應喂母乳。如果此時媽媽未能分泌乳汁,也要讓寶寶吮吸乳頭,這樣一方麵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另外也能培養母子的情感。因為考慮到母親因分娩造成的傷口的愈合,采取頭部略抬起的“豎抱位”喂奶方式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方式,這樣,新生兒和父母可以相對而視,從而能很好地培養相互之間的親密感覺。
母親在喂奶前要將手和乳頭清洗幹淨,如果有呼吸道疾病要戴上口罩,如乳房上的皮膚出現破裂或有炎症,要向醫生谘詢是否可以繼續哺乳。一次哺乳時以一麵的乳房為主,吃空後再換另外一邊。如果一次哺乳未能吃光,就要把剩餘的乳汁擠出來,這樣既能促進乳汁的正常分泌,又可以避免乳汁淤積或被感染。
如果是人工喂養的話,不要直接喂寶寶鮮奶,因為鮮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寶寶還不能適應。如果是混合喂養的情況,即母乳喂養和代乳品喂養相結合時,應以母乳喂養為主。
用奶嘴喂養時注意奶嘴口的大小,奶的溫度要適宜,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可以避免吐奶,喂完後輕輕拍拍寶寶的背部,可以避免積氣。並且要注意奶瓶、奶嘴要保證煮沸消毒。
時間上,沒必要定時,一般三小時左右喂一次就可以。每次喂養要達到寶寶吃飽吃好,即堅持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身體正常增長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