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社交禮儀:以禮相待,網羅人脈(2)(2 / 3)

遞交名片的時間。遞交名片的時間,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雙方隻是偶然相遇,可在相互問候後,得知對方有與你交往的意向時,再遞交名片。如果名片持有者與他人事先有約,一般要在告辭時再遞上名片。

遞交名片的順序。與多人交換名片時,一定要注意講究先後次序,這是基本禮儀的體現。切不可像散發傳單似的亂發一氣,這種名片往往被認為沒有價值。

接受名片的禮儀

接受他人名片時,應起身、麵帶微笑注視對方,用右手去接對方的名片,然後說“謝謝”。接受名片者應當首先認真地看看名片上所顯示的內容,必要時可以從上到下,從正麵到反麵重複看一遍,也可把名片上的姓名、職務讀出聲來,以表示對贈送名片者的尊重,同時也加深了對名片的印象。千萬不要把名片隨便棄之一旁,應把名片細心地存放好。

在別人給了名片後,如果發現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字要虛心請教。這樣做不僅不會降低你的身份,反而會使人覺得你是一個對待事情很嚴謹的人,從而增加對你的信任。當然在收了別人的名片後,也要記得把自己的名片交換給對方,因為隻收別人的名片,而不拿出自己的名片,被視為無禮拒絕之意。

索取名片的禮儀

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否則不要強索他人名片。如果想要索取他人名片時,不宜直言相告,而應委婉表達,或可向對方提議交換名片,並主動遞上本人的名片,這樣出於禮貌,對方也會拿出自己的名片。反過來,當他人向自己索取名片時,自己不想給對方,不應直截了當地拒絕,而應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可以說:“抱歉,我忘帶名片了。”或“對不起,我的名片用完了。”

名片的存放

存放名片的方法大體上有四種,它們還可以交叉使用:按姓名的外文字母或漢語拚音字母順序分類;按專業或部門分類;按姓名的漢字筆劃的多少分類;按國別或地區分類。在參加社交活動之前,要提前準備好名片,並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免漏掉。隨身所帶的名片最好放在專用的名片夾裏,也可放在上衣口袋裏。千萬不要把名片放在褲袋、手提包、錢包裏,那樣既顯得不正式,又感覺雜亂無章。另外,在自己的公文包以及辦公桌抽屜裏,也應經常備有名片,以便隨時使用。在社交場合,如果感到要用名片,就應當事先預備好,不要在使用時再去盲目翻找。

在社交活動結束後,應立即對所收到的他人名片加以整理收藏,以便今後使用方便。不要將它隨意夾在書刊中,或是扔在抽屜裏麵。若收藏的名片很多,還可以編一個索引,這樣使用起來就更方便了。

名片的由來

名片又稱名刺。早在漢朝時,人們為了拜見長官或名人,就用竹片、木片製成簡,再用鐵器將自己的名字刺在上麵。這種簡當時叫做“刺”,又稱為“名刺”。後來紙發明了,於是便改用紙書寫,並改稱為“名紙”。“名紙”上除寫姓名外,也有的寫官銜名。在古代,官場中官員拜謁時必須使用名刺。訪問人先將名刺送到被訪人的門房,等門人通報主人並得到允許後,才能入內相見。現在人們所用的名片是從古代的“名刺”逐步發展演化而來的。現在的“名片”一般采用白色紙片,上麵印有姓名、職務、地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等內容,在探訪親友或互相結識時,用來介紹自己的身份,便於日後的聯係。

迎來送往中的禮儀

迎來送往,是社會交往接待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是表達主人情誼、體現禮貌素養的重要方麵。熱情友好地歡迎來客,可以給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周到、禮貌地送別賓朋,可以給客人留下美好的回憶,為以後的往來奠定基礎。因此,懂得迎來送往的禮儀非常重要。

迎接客人的禮儀

(1)對前來訪問、洽談業務、參加會議的外國、外地客人,應首先了解對方到達的車次、航班,安排與客人身份、職務相當的人員前去迎接。若因某種原因,相應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應向客人作出禮貌的解釋。

(2)主人到車站、機場去迎接客人,應提前到達,恭候客人的到來,決不能遲到,讓客人久等。客人看到有人來迎接,內心必定感到非常高興,若迎接來遲,必定會給客人心裏留下陰影,事後無論怎樣解釋,都無法消除這種不守信用的印象。

(3)接到客人後,首先要問候,然後再向對方作自我介紹,如果有名片,可送予對方。注意送名片的禮儀。

(4)迎接客人應提前為客人準備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忙準備交通工具,那樣會因讓客人久等而誤事。

(5)主人應提前為客人準備好住宿,幫客人辦理好一切手續並將客人領進房間,同時向客人介紹住處的服務、設施,將活動的計劃、日程安排交給客人,並把準備好的地圖或旅遊圖、名勝古跡等介紹材料送給客人。

會見結束時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