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忌諱別人打聽自己的家庭地址。因為他們不歡迎別人去他家裏做客,一般都樂於到茶樓或公共場所。他們忌諱詢問個人的工資收入、年齡狀況等情況,認為個人的私事不需要他人過問。他們對“節日快樂”之語很不願意接受。因為“快樂”與“快落”諧音,是很不吉利的。他們忌諱“4”字。因為“4”與“死”諧音,故一般不說不吉利的“4”。送禮等也避開“4”這個數,非說不可的情況下,常用“兩雙”或“兩個二”來代替。在香港,酒家的夥計最忌諱首名顧客用餐選“炒飯”,因為“炒”在香港話中是“解雇”的意思。開爐聞“炒”聲,被認為不吉利。
澳門
澳門毗鄰廣東省珠海市,居澳的廣東人占絕大多數。因此,廣東人的生活習慣和風土習俗在澳門的影響最為深遠。
澳門是自由港,除毒品等違法物品外,其他物品均可自由出入,因此出入澳門除例行檢查外,一般無需填寫海關申報單。澳門的經濟結構主要由出口製造業、旅遊博彩業、金融業和地產建築業等構成。
台灣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海島,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海麵上,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近之處僅70海裏;東北臨近日本琉球群島,東瀕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對。
台灣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麵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在親朋好友相見時,也慣以擁抱為禮,或吻麵頰的親吻禮。台灣的高山族雅美人在迎客時,一般慣施吻鼻禮,以示最崇高的敬意。台灣信奉佛教的人的社交禮節為雙手合十禮。與熟人或親密朋友見麵時,習慣上握一下手。初次見麵時隻須點頭打招呼。微微彎腰鞠躬是表示敬意。
台灣送禮禁忌
按台灣民俗,喪事辦完,送手帕給吊唁者留念,意為讓吊唁者與死者斷絕來往,所以台灣俗語有“送巾斷根”或“送巾離根”之說。刀剪是傷人的利器,含有“一刀兩斷”之意。以刀剪贈人,會讓受贈者覺得有威脅之感。因此,台灣人基本上不會用剪刀送人。另外,他們一般不會用甜果送人,因為民間逢年過節,常以甜果為祭祖神之物,如果以甜果贈人,會使對方有不祥之感。鏡子也是不能當禮物送的,因為鏡子容易打破,破鏡難圓,還好像有嫌人醜陋,讓你照鏡子看看自己的意思。相互間送禮,也不能送鍾,因為送鍾會引起“送終”的意思。
亞洲各國的社交禮儀
新加坡的社交禮儀
新加坡的全稱是新加坡共和國,在世界上有“花園之國”的美稱。新加坡的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除此之外,信徒較多的宗教還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在新加坡,馬來語被定為國語,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四種語言同為官方語言,英語則為行政用語。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所行的見麵禮節多為握手禮。在商務活動時一般穿白襯衫,著長褲,打領帶即可。訪問政府辦公廳仍應著西裝、穿外套。新加坡人非常討厭男子留長發,對蓄胡子者也不喜歡。在一些公共場所,常常豎有一個標語牌:“長發男子不受歡迎”。由於新加坡居民中華僑多,人們對色彩想象力很強,一般紅、綠、藍色很受歡迎,視紫色、黑色為不吉利,黑、白、黃為禁忌色。在商業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和側麵像。在標誌上,禁止使用宗教詞句和象征性標誌。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數字禁忌4、7、8、13、37和69。
朝鮮的社交禮儀
朝鮮的全稱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國的民族是單一的朝鮮族,朝鮮的國語是朝鮮語,它是朝鮮人民的單一民族語言。
朝鮮人在公共場合非常注重禮儀。按照民族傳統,朝鮮人與外人相見時所行的見麵禮節是鞠躬禮。在行鞠躬禮時,同時問候對方。在行禮時,通常不準戴帽子。在一般情況下,主人要先向客人施禮,晚輩、下屬要先向長輩、上級施禮。對方也必須鞠躬還禮。
目前朝鮮人在社交場合大多以鞠躬禮、握手禮並用。在行禮時,他們一般是先鞠躬,後握手。在握手時,可用雙手,也可以單用右手。在一般情況下,朝鮮婦女不與男子握手,而是以鞠躬為禮。朝鮮男子與外國婦女握手,則是許可的。在日常交往中,稱呼朝鮮人時最好采用尊稱或其職務、職稱,盡量不要直呼其名。
日本的社交禮儀
日本,正式名稱為日本國,是位於亞洲東部的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西臨日本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東麵是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