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人員要提高素養
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和文明傳統的禮儀之邦,很久以來就十分關注和重視禮儀禮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增多,禮儀問題越來越受各界人士的重視。因此,作為涉外人員更應該增強禮儀觀念、提高禮儀素養。
涉外工作人員的儀容儀表
涉外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的形象,給外賓留下良好的印象。涉外工作人員的儀容、服飾要整潔,頭發、胡須、指甲、鼻毛等都要加以修整;穿西裝應係領帶,襯衫應塞在褲腰內,袖口不要卷起,內衣褲、襯衣不要露出來。著裝應注意場合,參加正式活動一般應穿深色服裝,參加喪葬吊唁活動一般應穿黑色服裝。進入室內應脫大衣以及其他相應飾物,並存放於衣帽間。在公開場所不能穿背心、拖鞋。
涉外工作人員的言行舉止
涉外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國家的形象,因此,對涉外人員的舉止言行的要求十分嚴格。涉外人員的坐姿要端正,不要蹺二郎腿或搖晃雙腿,也不要靠在椅背或沙發背上伸直雙腿,更不可把腳或腿搭在椅子上,女士坐時不可叉開雙腿,站立時不要倚靠牆或柱;在外賓麵前,不要修指甲、剔牙齒、掏鼻孔、揩鼻涕、伸懶腰等,打噴嚏、打嗬欠就用手巾捂住嘴、鼻,朝向另一側,避免發出聲音;在外賓麵前講話應文雅,不可爭吵或爭論,不可大聲呼喊、喧嘩或大笑。
在公共場所應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清潔,不隨地吐痰、不吸煙、不亂扔雜物。參加活動前,不吃蔥、蒜等帶刺激味道的食物。不私自收受外賓禮品,更不可向外賓暗示及索要禮品。服務要熱情周到。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應主動、及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彙報。談話要實事求是,不要允諾或答應沒有把握的事,但已經答應的事應說到做到。要注意內外有別,嚴守國家機密。參加外事活動要嚴守時間,不能遲到早退,有特殊事情應事先請假。
涉外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
接待外賓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嚴格要求自己,嚴謹對待。在工作中嚴格遵照上級和政策辦事,不摻入個人的興趣和感情。盡可能避免發表不必要的個人意見。做事要積極主動,謹言慎行,對工作要有計劃地進行,對對方可能提出的問題,要事先作必要的請示。要嚴守國家機密,不在外賓麵前談內部問題。除非因為工作關係,否則文件資料、工作日記本等不得隨身攜帶。未經上級批準,不得自行接受外賓的饋贈,但如果外賓堅持贈送小紀念品時,可先收下,並立即報告上級組織,並把禮品提交組織處理。另外,工作人員要及時、準確地向上級彙報外賓工作情況和生活要求以及對每種活動與事件的反應。若對外賓反應擱置不理,隱匿不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
涉外駕駛人員的禮儀
駕駛人員在每次參加涉外活動前,都要對車輛進行檢修,以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並事先弄清行駛路線,必要時可事先熟悉路線,仔細觀察路上情況,有所準備,以免誤時誤事。招待外賓時,駕駛人員應熱情、主動,以優質的服務禮貌待客。外賓準備乘車時,駕駛員應將車門打開,並用手示意,防止客人頭部碰撞車門上端的車篷。待外賓坐好後再關車門,注意防止夾客人的手足;如果接待外國代表團,在主賓車上的人員上齊後,前衛車即可開始緩行,以免主賓車等候過久,防止後麵的車輛掉隊。車輛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駕駛人員在未結束當天活動前,不得離車,以確保安全。
如何安排禮賓的次序
(1)按身份與職位的高低排列。由於各國的國家體製不同,部門之間的職位高低不盡一致,所以,首先要熟悉各國的規定,然後按相應的級別和官銜進行安排。
(2)按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有時在國家間舉行的多邊活動中,采用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禮賓次序的方法。
(3)按字母順序排列。多邊活動中的禮賓次序有時按參加國國名字母順序排列,一般以按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數情況也有按其他語種的字母順序排列。
港、澳、台地區的習俗
團結、友愛、和平、親近是大陸與港、澳、台同胞相處的重要原則,大家同處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大家庭裏,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還需了解港、澳、台同胞的一些生活禮儀。
香港
香港位於廣東省珠江口外東側,地處世界航道要衝,被視為我國華南的門戶。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國從1997年7月1日開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並於當日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是以握手為禮。親朋好友相見時,也有用擁抱禮和貼麵頰式的親吻禮的。他們向客人表達謝意時,往往用叩指禮。香港人在接受別人斟酒或倒茶時,總喜歡用幾個指頭在桌上輕叩。香港人十分注重禮節,與人見麵前先電話預約,去人家家裏做客可以準備一些水果餅食作為禮物,千萬不要空手去。對一般的男士稱“先生”,女士稱“小姐”,如果是對年紀大的男子可稱“阿叔”或“阿伯”,年長的女子稱“阿嬸”;對男侍應生和售貨員可稱“夥計”,對女侍者仍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