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生活禮儀:做好細節,融洽情感(1)(3 / 3)

與鄰居相處的禮儀

友好地對待住在附近、比自己年齡小的孩子。在街上遇見住在附近的叔叔或阿姨時,用他們的姓加上恰當的稱呼來同他們打招呼。當鄰居外出旅行時,幫他們看管報紙和信件。當鄰居不在時,幫他們照看家養寵物。在晚上進行戶外活動時要控製音量,如果鄰居上了年紀就更應該如此。

養寵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寵物時常隨地大小便,影響公共衛生,因此主人應帶上塑料袋或者舊報紙等,將寵物的排泄物包好扔到垃圾箱,保持公共場所的衛生和美觀。出門遛狗,要給狗拴上繩索,不要任它狂吠亂叫,追逐撲咬。遇到老人和小孩,要特別小心,別讓他們受到驚嚇。如果寵物跑進鄰居家闖禍,應該向鄰居道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你到新遷來的鄰居家裏送糕點,或者當你給患病的鄰居送食物時,別忘了帶上你的孩子。你應該以身作則,教他如何做一個好鄰居。

與鄰居交往的禁忌

引起鄰裏之間大矛盾的往往是一些小事。當事雙方毫不相讓,針鋒相對時,矛盾就會升級。在鄰裏的交際中,要寬以待人,同時,應嚴於律己,不要做損害他人利益的事。鄰裏之間常常見麵,來友送客,吵架,歡笑,鄰居都會有耳聞。有些人愛看熱鬧,誰家有了什麼事,他們就添油加醋地傳播。鄰裏交際往往是廣泛的交往,有些鄰居會把別人家的事情傳來傳去。這樣一來,就會鬧得鄰裏之間矛盾重重。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不給搬弄是非者機會,自己也不去打聽鄰居家的私事。如有惡意中傷、毀人名譽的言行,應嚴肅製止,批評教育,嚴重的可訴諸法律。

不在公共空間堆雜物

一些樓房的走廊屬於公共部位,在自家門口堆放雜物,不但會影響走廊的視覺效果,還會妨礙居民通行。如果物件的體積過大,或者物件易燃、易碎、易腐蝕,甚至發出難聞的氣味,那就更不好了。鄰裏相處的基本禮儀,就是不占用公共空間。如果有特殊原因要在公共空間放些物品,一般當天存放,當天拿走。若要占用一段時間,就要事先和鄰居做好溝通,以得到鄰居的體諒。

同輩之間也要講禮儀

同輩主要指兄弟姐妹以及表親、堂親。盡管同輩之間處於平等的對應關係,但在交往中,也要真心誠意、彼此厚待,掌握彼此之間相處的方式方法。

同輩相待不僅要寬厚,而且還要寬容。不要聽不得對方的逆耳之言,見不得對方的逆己之事。尤為重要的是,不要聽從他人搬弄是非,並且要容忍同輩親屬無意之中對自己的冒犯。即便對方的確做了有負自己的事,也要對其寬大為懷。

在與同輩相處時,最難能可貴的美德就是主動謙讓。這樣做有助於促進自己與同輩親屬之間的團結,協調家庭內部的人際關係。不僅減輕長輩的負擔,而且還為晚輩做出了好榜樣。

孔融是東漢時人,他有六個兄弟,數他最小,據說他四歲時,就懂得謙讓。有一天,父親請他們兄弟幾個吃梨,哥哥們一下子都擁到了桌子邊,隻有孔融靜靜地在一旁等著。父親讓孔融先挑,孔融走到筐邊,拿了個最小的梨。父親問:“你為什麼拿最小的?”孔融說:“大的應該給哥哥們吃,我最小,當然吃小的。”父親連連點頭稱讚。長大後,孔融仍然保持謙讓的高尚品德,成了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

愛護是同輩之間最基本的禮儀。並且這種愛護是無條件,不圖回報的。這種無私的愛護,既要體現在物質利益的支援方麵,又要表現在精神情感的溝通方麵。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對於同輩親屬的愛護,尤其是對於其中急需幫助之人的愛護,更應當多多益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幫助同輩親屬時,要傾注全力。而在尋求同輩親屬的幫助時,則不宜強求。另外,互助還需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徇私枉法,乃是同輩親屬互助之大忌。

同輩之間的互助,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家要互幫互助,相互提攜,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工作上,能者多勞,弱者得助,盡力而為,共同發展;還應在思想上給予幫助。對於同輩在思想、情感方麵的問題,要及時加以點撥。反過來,遇到對外人難以訴說的苦惱,不妨跟同輩親屬多聊一聊。

對於來自同輩的愛護要領情,不要將對方的愛護,尤其是出於愛護的目的所進行的批評、指責,視為一種負擔。另外,還要知恩圖報,不要認定對方幫助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

哥哥姐姐對弟妹的禮儀

在家裏,假如你是哥哥姐姐,那就應該時時刻刻以身作則,努力成為父母的得力助手,多幹家務活,遇事要寬宏大量,不與弟弟妹妹斤斤計較,更不要以為他們比自己小就隨意指揮他們幹活。當弟弟妹妹求教或請求幫忙時,應耐心幫助和解答,不要不耐煩。弟弟妹妹有錯時,不要在父母或他人麵前斥責他們,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不能經常在父母麵前指責,而引起他們的反感。萬一與弟弟妹妹發生爭吵,應當著弟弟妹妹的麵,在父母麵前作自我批評。

禮儀讓夫妻更和諧

1.平等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