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生活禮儀:做好細節,融洽情感(4)(3 / 3)

在公共場合進行拍照時,因抓緊時間盡快結束,一般每人拍攝照片的張數不宜超過三張,讓人久等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同時更不能浪費別人的時間進行取景或其他和拍攝無關的事情,如果您對拍攝的角度把握不準,應禮讓他人,當確定好角度後再進行拍攝。不能隨手塗抹,不能信手亂摸,尤其像一些宗教禁忌的地方。另外,在觀光時,不要過分強調自己的要求和情趣,以免影響他人;不要過分堅持自己的審美觀點而否定他人;不要損害他人的宗教信仰及民族觀念;不要不分尊卑,沒大沒小。在公共場所還要注意尊重知識產權,很多地方都明文規定不能拍照,不能錄像,這是必須遵守的。

旅遊觀光中,遊客來往不斷,彼此間要相互照顧、互相幫助。當行至曲折幽徑處或小橋、山頭時,在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時,還應主動幫助老幼婦孺。不要搶路、擁擠,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應主動向其伸出援助之手。休息時,不能一人獨占長椅。拍照留念時,如果別人需要幫忙,應主動、熱情地為其提供服務。

遊覽寺廟時應對寺廟的僧人尊稱為“大師”、“法師”,對道士應尊稱為“道長”,對住持應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對喇嘛廟中的僧人應尊稱“喇嘛”,即“上師”之意。與僧人見麵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方式。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遊覽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不可亂動寺廟之物,尤忌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失禮的事。

旅客在任何賓館居住都不要在房間裏大聲喧嘩或舉行私人的聚會,以免影響其他客人。對服務員要以禮相待,對他們所提供的服務表示感謝。在飯店進餐時,要尊重服務員的勞動,對服務員應謙和有禮,當服務員忙不過來時,應耐心等待,不可敲擊桌碗或喊叫。對於服務員工作上的失誤,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語,加以諷刺。

遊客在公共洗手間的禮儀

在洗手間有人占用的前提下,後來者應該在入口處排隊等候,等其中一間空出來時,排在第一位的便擁有優先使用權。在洗手間洗手時,應當盡量小心,如果有汙染,應盡可能地加以清潔。用完廁所,要及時放水衝洗,以免給下一位使用者造成不便。浪費衛生紙、隨手將女性衛生用品扔進馬桶的行為,都是相當欠妥的。另外在公共衛生間給孩子把尿,若弄髒地麵,一定要及時清理。在用完洗手間後不應把門關得過緊,讓後來者不知道裏麵是否有人。

乘坐火車時的禮儀

火車是我國旅遊的主要交通工具。隨著火車的普及,人們需要掌握的禮儀規範也越來越多,需要人們認真學習。

乘坐火車時,應事前買票,持票上車。如因情況緊急來不及買票,可購一張站台票上車,需要提醒的是,上了車以後需要盡快找乘務員補票,千萬不能逃票,這是十分不道德的行為。在列車上發現丟失車票,要從丟失站起另備前程車票;如果不能判明丟失站,從最近後方營業站起補票;如果不能判明是否丟失車票時,按無票旅客處理,從列車始發站補起。等待檢票要排隊,等火車停穩後再上。上車過程中,不要相互擁擠,更不可從車窗進入,而應有序上車,相互禮讓。一定要乘坐車票上所指定的車次,在本車次門口進入,不要因上錯車次,給乘務員或其他乘客添麻煩。為防止上錯車次,在上車前再問一下乘務員。如果沒有買著坐票,在中途上車找座時,不要擁擠、搶座,遇到有空位時,應禮貌地向旁邊人詢問,該座位是否有人,如果沒有人則可就座。如果身邊有空位時,不要將自己的行李放在上麵,如果還有站著的乘客,應主動請其就座。

上車後,應主動與鄰座打招呼。可以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如果對方的態度不是十分熱情,禮貌地點一下頭即可。與其他乘客交談時,不要涉及個人隱私,把握好分寸;不要漫無邊際地胡吹亂侃;當有人有意與你聊天時,要禮貌應答;與異性交談時,應保持一定距離,不要過於親密。乘車時要注意禮貌,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者讓座。火車同樣屬於公共場所,因此,要求穿戴整齊。在臥鋪車廂內休息時,不要像在家裏一樣隨便,脫衣休息是十分不雅的。坐硬座的乘客,不能脫鞋脫襪,當眾脫、換衣服。

乘車期間,不要東倒西歪,不要隨意趴在坐席上。不要將頭或身體靠在他人身上。在臥鋪車上休息時,戀人、配偶最好不要在同一張鋪位上休息,也不能做出過於親昵的舉動。帶小孩一同乘車的大人,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在車廂內隨地大小便、追跑打鬧、亂動他人物品或糾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