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近鄰好友鄂比(2 / 2)

他這麼自稱,實際包含著對社會的不滿與牢騷。他粗通文字,能寫善畫。這鄂比為人爽直,見義勇為,肯於急人之難,打抱不平,也是生就的一副傲骨。又生性幽默,愛開個玩笑,時常鬧點惡作劇,挺招人喜歡。如今在香山一帶,關於他的傳聞還很不少。

他家住在正白旗村北上坡下麵,距曹雪芹住處不遠。他聽說曹雪芹能詩善畫,為人正直豁達,心裏十分傾慕。在日常交往接觸中,兩人秉性相投,很能談得來,天長日久,便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有一年的除夕,鄰人贈給曹雪芹一副對聯,內容是:“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疏親慢友,因財絕義世間多。”贈這對聯的就是鄂比,人稱鄂三爺。

他們二人有許多相同愛好:畫畫兒,吟詩,喝酒。鄂比沒有曹雪芹畫得那麼好。曹雪芹的畫高雅灑脫,鄂比畫得比較粗俗一些。但鄂比潑墨大膽,有時粗俗中也能透出些俠骨膽氣。

有一年,香山小府村張家大財主,外號張瘤子,聘請鄂比去給他家新起的宅院畫影壁。這張家開設醬菜廠發了大財。一次乾隆遊香山,吃到了張家醬菜廠的醬菜,誇說味道好,甜脆適口,色味俱佳,隨即禦賜“天義”二字。從此,張記“天義醬菜”出了名,成了皇宮貢奉。

鄂比心裏想,你張財主別蹬鼻子上臉,有了幾個臭錢燒的,我偏不侍候你們這種比醬菜還黑的黑心人!

這事讓曹雪芹知道了,便勸鄂比說:“鄂三爺,幹嗎不去呢?畫筆在咱手裏,聽咱使喚,正可以借這機會惡心惡心他!”兩人如此這般,商量出了一個好主意,鄂比滿心歡喜地應聘去了。

鄂比來到張家,張財主好酒好菜款待。隻兩天時間,一幅丈二影壁就畫完了。大家一看,畫的是一幅青麵獠牙的小鬼推磨圖。

張財主先是不悅,新宅院裏畫個鬼,怪不吉祥的。後來轉念一想,對,我腰纏萬貫,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讓窮小子們看看,今後誰敢不聽我使喚!

張財主正待高興誇耀一番,沒想到鄂比開了腔:“俗話講‘有錢能使鬼推磨’,可我畫的小鬼,偏偏不給張家老爺推磨!不信,瞪大眼睛再仔細瞧瞧!”

大夥兒仔細一瞧才明白,這個小鬼隻有一條腿,那神態好像畫的就是“瘸腿張”。張財主明白過來,氣得臉色焦黃,差點兒暈過去。他金雞獨立的那條腿一哆嗦,一跤摔了個大馬趴,栽倒在地上。

嗜酒狂飲,更是他倆的共同愛好。曹雪芹這次從南邊回來,生活境況更不如前,有時候連舉家食粥都做不到了,哪還有錢去打酒!但是酒痛難熬,兩人還是經常到附近小酒店裏賒欠喝兩盅兒。

一天,二人又來到小酒店喝酒,可兩個人口袋裏分文皆無。酒店主人猶豫了一下,使了個眼色讓夥計端上來了一碗酒。掌櫃的本是想借此怠慢他們,不想鄂比和曹雪芹一遞一敬,你一口,我一口,喝得滿開心。喝幹一碗,又要一碗,一氣兒喝了五大碗。

酒喝完了,曹雪芹說:“掌櫃的,先記上賬吧!”掌櫃先是一愣,然後說:“曹二爺的前賬還沒清哩!”意思是這次不能賒欠了。

已經半醉的鄂比二話沒說,解下曹雪芹係在腰間的白包袱皮,取出紙筆,當場揮筆畫了幾枝青竹。曹雪芹接過筆,又抹了幾塊嶙峋怪石,然後交給掌櫃的,說了聲“咱們明兒見”,便拉著鄂比揚長而去。

過了兩天,二人從這小酒店門口經過,掌櫃的眉飛色舞地迎了出來,說:“二爺,您跟鄂三爺畫的那張竹石圖,有人給10兩銀子,我給出手了!銀子都在這兒呢。”

曹雪芹揚揚手,一笑說:“一兩銀子還酒賬,剩下的先存在你櫃上吧!”

這一傳說或許不無誇張,但曹雪芹用賣畫錢來付酒家,卻是千真萬確的生活實情。鄂比仰慕曹雪芹的學問與為人,跟著曹雪芹學書法、繪畫。鄂比贈曹雪芹的那副對聯,真跡猶存,予人以悠悠遐思。

曹雪芹晚年貧病交加,鄂比對貧病中的曹雪芹給過許多照料,閑暇時還替曹雪芹抄寫整理過書稿。他們的一段真摯友情,確實是十分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