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布局(1)(2 / 3)

肖天華想了想,說:“約克,你還記得你曾經給我們講過的APP創始人菲利普先生‘一滴油’的故事嗎?菲利普先生早年家境貧困,曾找了一份照看鑽井機的工作。這份工作很簡單,每天隻是給機器加足機油就行了。菲利普先生在百無聊賴之際,仔細觀察發現鑽井機每轉一圈要滴八滴機油。於是菲利普先生就想,為什麼轉一圈是滴八滴機油呢?能不能轉一圈滴七滴機油呢?於是菲利普先生開始鑽研,花費了3年時間,發明了轉一圈滴七滴機油的鑽井機,並獲得專利。以此為契機,創建了世界最大的機電公司APP。如果菲利普先生安於現狀,或許一輩子都是一個鑽井工。我現在已看到了巨大的商機,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棄,說明我不是一個合格的APP員工,更成不了合格的APP中國區總裁。”

肖天華的話雖有點言不由衷,但說得慷慨激昂。約克連連點頭說:“肖,我沒看錯你,或許是我老了,當今的世界是你們的了。我相信你會成功的!”

肖天華被約克感動了,這老頭是真心為他著想。他真誠地說:“約克,是你讓我有了今天,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你是我生命裏的貴人,也是我永遠的導師。能在你手下工作,是我最大的幸運!”

約克高興地笑了,端起咖啡,與肖天華碰了下杯。

中國北京2008年11月12日下午1:00

羅京天吃完午飯剛在辦公桌前坐定,穆楊臉色驚慌,手中拿了張報紙匆匆走了進來:“羅總,出事了!”

羅京天不悅地看了他一眼,這個穆楊一向處事穩重,今天怎麼失態了?羅京天神情自若地責備道:“天又沒塌下來,看你驚慌的樣子。”

穆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人在《國家經濟報》上發了篇文章,對我們杭州灣項目提出了質疑,這對我們很不利。”

“不就是篇文章嗎,用不著大驚小怪的。”

“文章的作者大有來頭,應該是來自上層。”

來者不善!羅京天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現在正是項目審批的關鍵時刻,此時出現反對聲是極為不利的。況且這隻是風暴來臨的前奏,後麵有更多的麻煩在等著他。

羅京天接過報紙,一個署名“佚名”的人寫了篇《中國還是中國嗎》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內容:仁和公司所操作的杭州灣項目,是把數十萬畝土地完全劃歸了私人領地,將導致大量國有資產的流失和國中之國的出現;並對仁和公司短短幾年來資產急劇膨脹是不是合法提出質疑。文章最後寫道:“仁和公司憑借著巨額資金在股市中巧取豪奪,而普通股民損失慘痛。這裏麵又帶有多少資產罪惡?而我們有關部門能對此熟視無睹嗎?中國還有多少貧困地區連溫飽還沒解決,而仁和公司短短幾年裏就聚斂了幾百億元的資產,這其中又有多少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錢?這還是中國嗎?仁和公司一紙規劃,竟然把一個麵積78平方公裏的杭州灣地區劃歸為其私人領地,豈不是導致一個國中之國的出現?那又有多少國有資產流入了私人的口袋裏?”文章措辭激烈,占據了《國經報》的頭版。

羅京天知道這個佚名是國家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國經報》在頭版發表這篇文章必有上層的支持。

電話鈴聲響了,穆楊接起電話,是任天哲打來的。羅京天接過電話,任天哲的聲音帶著焦慮:“羅總,有人把杭州灣規劃捅到內參上去了。”

“主要說了些什麼?”羅京天克製著自己的情緒,此時他不能有絲毫的驚慌,許多人都在看著他。

“主要內容是:仁和公司操縱股市,非法聚斂資產。杭州灣項目是仁和公司強占國家土地,賣到國外,從中獲得高額利潤。”

“知道是什麼人寫的嗎?”

“現在還不太清楚,據說與孫天毅有關。”

孫天毅!順從天意?難道他就是天意?不順從就是大逆不道?羅京天冷笑一聲,掛掉了電話,抬頭對穆楊道:“你把信息部王得發叫來。”

王得發其貌不揚,沉默寡言,一個40歲出頭的中年人。原來他開了家私人偵探所,後因接受了一起婚外情調查的案子,得罪了一位高層人物受到了指控,幸虧羅京天出麵擺平了此事。王得發交際極廣,為人講義氣,結交了三教九流的朋友。羅京天把他任命為公司信息部的經理。信息部負責收集政界、經濟界各方麵的情報,並對關注的上市公司實際經營狀態以及內部高層管理人員的私人生活進行調查。信息部100多位編外人員散布在各個領域,但這些人都掌握在王得發的手中。

一會兒王得發推門進來,羅京天把桌上的報紙遞給了他:“去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背後有什麼人在指使。尤其要調查一下天意公司和那個孫天毅的動向。”

王得發接過報紙,點點頭出去了。羅京天打開電腦,各大網站都對《國經報》那篇文章作了轉載,網民們對仁和公司一片辱罵聲,他羅京天被罵成吸血鬼、賣國賊、新世紀的李鴻章。看來他的對手早有準備,調動了各方麵的力量想置他於死地。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兵來將擋,沒什麼可害怕的。商場本就是戰場,要想在這個圈子裏混,就得敢於去麵對一切。大丈夫立言,立行,立業,為天下人難為之事,這是羅京天的信條。盡管眼前黑雲壓城,隻要敢於去麵對,就能撥開雲霧見青天。壓力激發起羅京天的全部鬥誌,他就像一條眼鏡蛇,臥在草叢中準備著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