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理想主義傻瓜(2)(1 / 2)

長期以來,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2008年GDP規模(13698.15億元)約占全國(300670億元)的4.6%。列第二大規模的北京也隻占到了全國總量的3.5%。中國經濟手腕城市的首位席一直不夠,經濟總量的巨大和收尾城市的首位席偏低,直接導致了中國經濟呈現出多中心發展格局,其中包括中國金融中心的多中心模式。因此,中國金融發展在未來也將走多中心發展之路。深圳提出建設全球金融中心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深圳金融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金融產業已經成為了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金融業總資產達2.5萬億元;其二,深圳有深交所、招商銀行、中國平安、博時基金等一大批國際知名的本土金融機構,許多國際知名的金融機構也將其中國總部設在深圳或在深圳設立合資企業;其三,深港聯手優勢互補,香港有國際化的視野與市場運作經驗視野,而深圳有腹地又是和成本優勢,應該說證券、保險、銀行在深圳的發展勢頭都是比較強勁的。

在全球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當中,中國經濟衰退相對緩和而複蘇相對強勁,隱藏在東亞和全球經濟總容量中的份額必然會提高。但這樣的進步並不值得我們驕傲。吳慶說:“東方製造、西方消費”式的世界經濟失衡是不可以持續的。如果失衡機製得不到改變,經濟危機不過幾年就會卷土重來。

中國經濟基本畫麵的真實複蘇,將非常強勁,原因有二:一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一旦發揮作用,能夠降低中國製造業的綜合成本,提高中國製造業的產出能力;二是發達國家對中國製造業的產業轉移,即使在危機和衰退中也沒有停止,危機和衰退剛好是一些跨國公司關閉本國工廠的理由。這兩個因素將提高中國製造品的國際競爭力。

要避免我國經濟出現“W”型走勢,關鍵在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過去30年依靠投資和出口支撐高增長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關鍵是提高普通勞動者和專業人員的收入水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當務之急是製造業升級。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中國經濟增長仍然高度依賴於外部需求。因此,基本麵的真實複蘇不可能早於美歐,中國經濟很可能會經曆一個“V”“V”“V”型的衰退、刺激、複蘇過程。實際上,中國經濟基本麵的真實複蘇是“U”型的。

中國經濟在今年年底可能會麵臨又一次增長困難。第一輪經濟刺激的效果已經消退殆盡,貨幣政策也會在第四季度被迫做出調整,而經濟基本麵距離真實複蘇還有至少半年時間。所以,第二輪經濟刺激計劃是必不可少的。它應該出現在今年下半年。房地產可能已經見底企穩,但未來能否持續企穩仍然存在疑問。在全球汽車產業重大變革的時候,今年將成為自主品牌發展的關鍵節點。汽車產業振興規劃的出台為小排量汽車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再次明確了支持國內車企發展自主品牌的政策導向。隨廣本和廣豐增長漸緩,菲亞特的小型車和新能源技術將成為廣汽下一個盈利增長點。

“以房養學”這類人通常都希望痛過購買房屋來收回教育投資,在墨爾本自費留學3年,學費、房租、生活費需要支出60萬元,如果花200萬元左右購置一套三房中檔別墅,一房自住,兩房出租,3年後,以房養學不但沒有“虧損”還會有盈餘。雖然,眼下一些國家的房價同中國房價相比相差並不大,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一定要考慮綜合成本。如果在海外沒有什麼社會關係,也不打算出國留學、工作,那麼投資海外房產就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了。

購買海外房產的人群主要有兩類:一是留學生家庭,在海外長期居住並通過物業投資獲得回報;二是移民或者投資客。澳大利亞一棟別墅總價折合人民幣在200萬元以上,這樣的價格對於廣州富裕家庭來說是完全能夠接受的,並且澳洲的房產升值相對穩定。作為移民大國的澳大利亞,其房產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並不大,澳洲開發商在廣州賣房,玫瑰開發商赴北京賣房,英國開發商在上海找買主。越來越多的海外開發商和中介公司加大了在中國的推廣力度。為什麼海外開發商會對中國房產趨之若鶩?目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中國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澳洲那邊人少地多,政府支持移民,購置房產的手續相對簡單、門檻低。一般來說,首付款隻占房款的20%。美國樓市的形勢不是很好,許多投資者對比非常謹慎,所以更願意去澳洲買房。此外,在美國隻要購買了房屋就要繳納物業稅、房屋維護費等稅費,一年算下來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