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過去(1 / 2)

冬去春又來,這一學期,公共藝術設計課換了一位講師,這位講師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將在新學期指導學生們解決各種各樣更現實的問題。然而,剛上了幾節課,葉小秋就和新講師爭執起來,為的隻是一些設計理念問題。葉小秋認為,這個新來的講師雖然工作經驗豐富,但並沒有真正用設計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他所教給大家的,隻是一些如何用設計掩飾問題,障人耳目,粉飾自己的方法。

講師不是專業出身,自考的證書,在工程類設計行業裏混了很多年,苦過累過,熬下不少經驗,也攢了許多人脈,為人相當圓滑。如今三十來歲,身邊人都有家有室,自己卻因為工作性質原因,需要經常出差,所以到現在都沒有著落。但他並沒有打算一條道走到黑,恰好受人之托來學校講課,此番機會,是要好好把握的。他見過不少自命不凡的理想主義愣頭青被現實幾巴掌刷的狗血淋漓,慶幸自己懂得為人,因為謙虛,才得以在這個80%都是自戀狂的行業裏混的略有聲色。

葉小秋自上他的課起,就總是主動在課堂上對很多問題刨根問底,讓講師很不自在。這也不怪她,這個講師講到關鍵問題時總是一語帶過,以課堂時間有限不便詳說的理由,大肆宣傳自己的課外補習班。下了課也是人去匆匆,同學們都沒地兒找去。這個講師還特別擅於討好學生,下課時候總是和一群男生們堵在樓梯抽煙聊天,順帶著吸引了一幫愛湊熱鬧的女生。學生總是很想獲得老師的認可,於是這個講師不費吹灰之力,就籠絡了一票兒到哪兒都愛跟著他混的年輕人。

他原以為在高校裏,這些天真的學生會乖乖的遵聽自己的權威和教誨,沒想到遇到個不吃這一套的,真是鬧心,要是個男生,責罵幾句就算了,女生這麼擰巴,罵哭了麵子上都過不去。

葉小秋第一次和講師在課堂上鬧矛盾的那次,也是最後一次。她公然以“我覺得這個方案其實並不合適”的話為開頭,打斷了講師為了逗樂前排女生正說的笑話。接著,她被自己身體裏的一股子戾氣撐的站了起來,壯著膽子毫不停歇的陳述著自己的想法,而且越來越大聲,像是怕也被別人打斷似的。她還是有點害怕的,不然,也不會這麼衝動,這一行為更像是被精心組織的邏輯包裝著的鄙視與挑釁的公然指責。

當她說完坐下的時候,整個教室都安靜下來了,講師尷尬的站在講台上,望向這個有點麵紅耳赤的女孩兒,似乎還在回想剛才她究竟說了什麼。於是,為了第一時間維護師權,他點名讓她站起來,並讓她一字一句,重說了一遍。

“我認為,您的方案其實並不合適,甚至太形式主義了,如果休閑區內設置這樣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雕塑群,那並不能塑造這兒成為一個舒緩人們緊張精神的地方。”

葉小秋並沒有因此退縮,她用更直接的表達,當著所有人的麵,再次給了講師難堪。講師抱起雙臂,向左前方邁了一步,斜倚在了講台上,這個隨性的姿勢散發著無所畏懼的態度,成了他的第一次回防。他不勝其煩的問葉小秋:

“那你有什麼高明之見?”

“我認為這塊空地完全可以全部鋪上草坪,用三層階梯與廣場相連,讓人一走進來就產生坐下或者躺下或者在草坪上玩耍的渴望。人們之間親切的互動,友善的交流,我覺得這才是美的。”

講師聽完,故作麵無表情的拋出一句話,短短四個字,卻深深的戳傷了小秋。

“有特色嗎?”

“怎麼沒有特色了,難道和諧相處的人的場景不是最大的特色嗎?”

講師冷冷的轉過身去回到講台上,帶著不削的態度,說起自己的話來,他一眼都沒有再看葉小秋,也沒讓她坐下來,就這麼晾著她,仿佛忘了她。

“你們係主任之所以請我來帶這個學期的課,就是考慮到下個學期,大部分人就要去實習了,所以才找我來給你們掰一掰腦子。沒有錯,之前大家做設計時候,都強調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抽象的,意識流的,這個主義那個主義,個個兒都奔著大師的套路去模仿。結果呢,上學期的作業我看了,大部分人的設計都特別的不接地氣,空洞而無趣,文字寫的比設計要好看。的確,吹牛逼是本事,我承認你們中也有極少數人有點小情懷。但是,情懷不是點綴設計平庸的法寶,沒有特色的設計放進方案裏,根本不能給人留下什麼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