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序:這個男人了不得!(2)(2 / 2)

三、商業模式:資金流是個大問題!

創業需要本錢,但創業之初往往很缺錢。可是清朝董事會連一分錢都沒給曾國藩。這可怎麼辦?要知道,打仗是個很費錢的活兒。思前想後,最終還得自己救自己,自己想辦法去掙!但現實遠比想象的糟糕:江南各地的商鋪大多已被太平軍砸得稀爛,做生意的自然沒法交稅;農民都跑了路,農業稅自然收不上來,人口稅早年已經被廢,即使收上來也是國稅,得上繳的。

好在曾國藩是一個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領導,這不,絞盡腦汁之下,辦法果然找到了。於是,以曾國藩為首的管理層大力推廣厘金製,征收商品流轉稅,同時,曾國藩還成為了中國公路設卡收錢的鼻祖,據載前前後後共收來了銀子達10億兩之巨。

四、隊伍建設:用人要用“玩命幹”的!

要想創業成功,選人用人極其關鍵!曾國藩的湘軍能夠“逆風狂飆”,首先在於選對了人。且看曾國藩是怎麼選人的:在中高管理層,他任命了一批鬱鬱不得誌的書生文人。他清楚,野心勃勃的不得誌的知識分子,在科舉仕途尋不到出路時,打起仗來就會不要命,玩了命也要通過這條路出人頭地。在普通士兵的選擇上,他是隻要農民、山民、土匪、地痞,城市出生的“小資”堅決不要。總之有一條原則,要的都是敢玩命幹的無產者。貧窮有力量,當兵有飯吃,給飯吃就玩命;打贏了有銀子分,錢最能提升戰鬥力。

五、績效考核:不重苦勞重功勞!

最容易成功的團隊,總是那些堅決奉行“不重資曆重績效,不重苦勞重功勞”的團隊。曾國藩有個紀律很厲害,打了敗仗的團隊,不管是連級還是團級單位,隻要打仗不得力,從連長、團長等一鍋端一個不留,不講廢話,然後迅速重新招人從頭開始練兵。打贏了,就有酒有肉有錢有女人,還給發中央級的獎狀——皇帝賞給的黃馬褂,光宗耀祖倍兒有麵子!

六、堅持製勝:挖地三尺有黃金!

交鋒前期,曾國藩數度戰敗,被太平軍打得沒脾氣,輸得幾乎沒有褲子穿,以至於幾次惱羞成怒,試圖自殺(也可能是裝裝樣子)。然而,要是當初他殺身成仁,也就沒有了日後的攻下天京城之輝煌功績了。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對手一定會犯錯誤,創業者不能自殺。堅持才是勝利,挖地三尺有黃金,不要輕言放棄!

那麼,這本書都寫了什麼?其實,隻寫了兩個字——“藏”和“露”。

何謂“藏”?藏,是指時機未成熟時,宜韜光養晦,深藏不露。此時,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最好遵從低調做人的哲學。這種時期,夯實根基,提升實力,保護自己,才是頭等大事。

何謂“露”?露,是指機遇一來,必須迅速把握時勢,顯露出才幹並努力做強做大自己。此時,縱屢敗亦屢戰,雖艱險而堅毅挺立。如此,必將贏得全局的勝利,功成名就。

本書的具體內容,用“七個寫”足以概括:寫做人,寫做事,寫做官,寫鬥爭,寫創業,寫思想,寫感悟。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寫曾國藩不是目的,通過這個載體寫出規律才是目的;讀曾國藩不是目的,通過這個載體讀出智慧才是目的。

筆者帶著“思考的筆”寫成了這本書,願諸位讀者帶著“思考的手”翻完此書。

這是筆者的由衷期望:吃曾國藩的塹,長你自己的智;用曾國藩的成功,贏得你自己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