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後記amp;寫作感言(1 / 2)

到這裏本書暫告一段落,但是《遊戲開拓者》的故事卻還隻能算是剛剛開始(原計劃後麵還有第五卷和第六卷的),從2001年開始還太多太多的事情會逐步發生,“911”、“SARS”、“大冰凍”、“大地震”、“奧運會”,還有《大千世界》等開發中的遊戲、中國獨立遊戲節的發展、遊博會的未來、歸屬中國的WCG會走向何處,張樂行掌控的東方實業集團、環球娛樂集團和VisualSystem集團今後會怎樣發展,世嘉、任天堂能不能徹底吞並,索尼電腦娛樂還堅持多久,未來是否還會出現其他競爭對手。

這一切本來都應該包含在《遊戲開拓者》這本小說裏麵,可是也許是我的寫作能力有限,再加上從4月份開始因為工作的變化,沒有足夠的寫作時間,導致《遊戲開拓者》最終不得不草草結束,遺留下來的眾多線索隻能留待今後時間富裕的時候慢慢完善,或許明年有時間的話,可以考慮寫一本續集,把《遊戲開拓者》沒寫完的內容補上,也有可能把《遊戲開拓者》推倒重寫,或許能將故事內容修改的更加流暢爽快。

……

之所以會動筆寫《遊戲開拓者》這本書,最大的動力是因為沒看到一本很好的描寫國內遊戲發展的小說。曾經看過不少網絡遊戲小說,其中涉及到遊戲開發的並不算多,其中《重生之科技巔峰》雖然很虛幻,但是其中所描寫的未來遊戲確實很讓人神往,而其他有關遊戲開發的小說就顯得過於虛幻了。

比如有本小說裏麵,主角在1995年的時候開發出一款所謂《大富豪》的遊戲,而且居然可以做到4萬人在線。1995年啊,那時候的國內基本上還屬於互聯網荒漠,14.4Kbps的小貓都還屬於極品的高端設備,甚至連用電話線直撥的BBS都還非常罕見,在這種環境下搞4萬人在線的網絡遊戲,恐怕連中國電信(那個時候還叫郵電局)自己的都還搞不定。

更誇張的還有,另外一本小說裏麵,同樣是在1995年,主角淘二手電腦搞網吧,1500一台的“極品”二手電腦居然想在上麵跑《生化危機》,如果久多良木健知道的話,一定會把PS丟到垃圾堆裏,轉而去用主角淘出來的所謂“極品”二手電腦的。

最開始動筆的時候,這本書打算用《遊戲天下》這個名字,結果很不幸起點上已經有人用了,於是換成《遊戲·天下》,更不幸的是這個名字非法,於是最終就有了《遊戲開拓者》這本書。

剛開始構思的時候,隻是單純的象寫一本描寫遊戲開發行業的書,也搜集了很多相關的資料,比如遊戲開發的基礎知識、如何組建遊戲開發團隊、遊戲開發的主要過程等等,甚至還包括一些遊戲開發人寫的心情文章,正好那段時間剛看過郭大的《重生1994之足球風雲》,於是主角的起步的年月被定在1990年(也就是本書第一卷最後幾章所描敘的那段時間),身份則是一個重生到80年代的幸運兒,已經利用先知的優勢積累了很多資本,閑得蛋疼之餘,冒起了回國開創遊戲產業的念頭,然後把手頭的公司股份轉讓出一部分,保留下其他更有升值價值的股份,夾帶著換來的現金殺回國內,準備做一把國內遊戲產業的開拓者。

這期間又收集了很多有關遊戲的史料,這才發現原來國內遊戲產業的起步並不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九十年代起步的是PC遊戲),其實早在八幾年的時候就已經有遊戲開發公司,或者說是遊戲作坊存在了,比如著名的《煙山坦克》和N合1黃卡之流就是當時的產物,可惜盡管起步不算太晚,但是卻沒有哪家公司能做得長久的,更不用說研發出國產遊戲主機這種傳說中的“神器”(短命的A‘Can不算)。於是在情緒激動之餘,主角的使命又多了一個遊戲主機研製的任務。

認真分析了一番遊戲主機發展之路,卻發現道路很崎嶇,而且有幾個大公司是繞不過去的,任天堂、索尼電腦娛樂,還有……微軟。任天堂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半段的霸主,索尼電腦娛樂崛起於九十年代中期,微軟最強的大的地方一個是深厚的技術儲備,另一個則是不差錢。

主角要發展自己的遊戲主機,任天堂、索尼電腦娛樂、微軟就是必然要邁過去的三座大山,老實說這三個對手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尤其是微軟更不好對付。於是主角的起步時間又被提前了,直接從1980年開始,也就有了本書第一卷的存在。作為一個生活在八十年代初的大陸人,而且還是生活在內地城市的人,想短時間內打敗微軟,這和做白日夢沒什麼分別,因為在那個年代想出國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主角能力超群,開發出劃時代的軟件出來,在那個不重視知識產權的年代和環境下,想出口軟件完全是不能的,基本上隻能在國內小打小鬧的,鬧不好的話還有蹲進去的機會。於是第一個超級金手指誕生了,主角巧遇虞有澄,並成功忽悠對方幫忙銷售自己“開發”的軟件,然後借機出國,途經香港來到了美國,而且還順便撿了一個超級CEO楊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