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貧窮不移誌,自尊自強發展自我,發達後又回報社會的人,一定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和讚譽。短短數年,張文華和他的企業榮譽接踵而來:2008年,榮獲中國質量萬裏行,質量信譽單位;被國家民委授予少數民族名牌明星企業;2009年,被評選為中國農產品骨幹流通企業、雙百企業、國家活牛儲備基地;2010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養牛示範基地;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星火計劃項目實施企業;
被自治區確定為高檔肉牛實驗示範基地。張文華本人也被共青團中衛市委評為“青年農民致富帶頭人”“優秀青年企業家”的稱號。等等成績和榮譽,不一而足。
光榮屬於過去,不屬於未來。在未來的企業發展征程中,張文華意氣風發。
年輕的張文華用他的睿智和堅強撬動著寧夏清真牛羊肉產業這塊巨石,他滿懷豪情地演繹著寧夏特色產業的精彩華章;在他一路高歌猛進時,他也為我們展示著一道“苦難不移誌,執著成大業”的創業軌跡。他的人生在蓬勃中彰顯著強勁的活力!
帶掛車前進的方向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年代,機遇和挑戰並存,發展和困難同在。對於國家如此,對於具有經濟發展意識的個人也是如此。90年代末,中學剛畢業的祝忠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當同齡人可勁兒唱著《冬天裏的一把火》閑逛在街頭巷尾,無所事事時,年僅17歲的祝忠選擇了學車。那時,中博激流俞雪峰學車考駕照要3000元錢,父母不同意,祝忠賭氣離家出走。無奈之下父母才把來之不易的3000元錢沉重地交給“不懂事”的祝忠。拿著沉甸甸的3000元錢,祝忠感覺自己猛然之間長大了,責任在身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沉重地向他壓來。
創業者檔案:
祝忠,1972年出生,高中畢業,後續教育於陝西科技大學,1990年開始創業。
1996年12月,任美利紙業集團西安分公司經理;
2003年3月,任美利紙業股份公司副總經理;
2005年2月,任美利紙業西安弘旭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美利紙業銷售總公司副總經理;
2006年5月,任中冶美利北京公司總經理,美利紙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
2006年6月至今任中博房地產公司董事長。
創業感言:
是雄鷹,就會在藍天中翱翔;是人才,就會在理想中施展才華。
當時的司機時髦又吃香,尤其是小車司機更顯得風光體麵。當個手握方向盤的司機,在一個未成年孩子眼裏或許算是一個夢想。拿到駕照的那一刻,激動的心仿佛也握在了祝忠的手上。實習了一個月,祝忠就異常興奮地要求給有車的親戚跑運輸。開車,能為父母分擔生活的重壓,也能證明自己的能力,無疑是祝忠的選擇動力,它與時髦無關,而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和生活的理想。
像愛惜自己一樣,對自己所駕駛的那輛東風帶掛的車,祝忠嗬護備至,鍾愛有加。閑暇時,他總愛在車前車後,車上車下,來回穿梭,查看車的狀況,檢修車的性能。車就是他的腿,就是他身邊的風,就是他的身體器官,也是他的生命。擦車洗車,他從來沒有依靠過別人,一絲不苟地檢修車輛,自己感覺很開心。愛車惜車,祝忠感覺和車有著難以割舍的緣分,開車永不疲倦。他勤奮吃苦,聰明好學,出車早,開得也穩妥,從不出閃失。他收車不急不躁,檢修保養好的車,給人視覺和感官很舒服。自身就很整潔幹淨的祝忠,開車戴著一雙潔白的手套,擦車時,手套塞在屁股後麵的褲袋裏,有一半露在外麵,露出的部分,在明媚的陽光下,更加耀眼。收車以後換上嶄新西裝在夕陽的餘暉中逍遙回家,此情此景,讓人羨慕不已。
在經濟方麵,不論自己經手的錢,還是與別人一起經手的錢,祝忠從未出過差錯,也從未動過一分錢的心思。幹淨做人,幹淨做事。祝忠所做的一切,老板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不讓老實人吃虧,更不讓有抱負的人憋屈,是雄鷹,就讓他在藍天中翱翔,是人才,就讓他在理想中施展才華,老板已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