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副將陰笑一聲,他抽出自己的大刀,在楊文幹的身上擦拭著刀身,冷笑道:“就憑你這個酒囊飯袋如何能夠讓我臣服,若不是受到主上的命令,我早就有想將你斬殺的心意了;不過,你的死會成就我等功勳,而且死無對證,到時候太子必定會受到皇上的懲罰,就算不會被斬首,想要保住太子之位那就根本不可能。”
慶州大軍很快就被瓦解,楊文幹謀反還未真正開始就已經淹沒在算計之中。隨著慶州都督楊文幹的死,此次大亂很快就平息了。位於玉華山的仁智宮,唐高祖李淵聞訊大喜過望;太子李建成卻是愁雲滿布,他知道楊文幹被屬下斬殺,對於他洗脫罪名那更加不可能了,一切都已成為定局,無法更改。
宇文穎被擒拿回來,麵見唐高祖李淵,萎靡不振的呆滯眼神望著怒氣衝衝地李淵,他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了,求助的望向李逍遙、李靖等人,他們仿佛沒有看見他一樣,置若罔聞。宇文穎知道自己定斬不赦,無奈的歎息一聲:“一切都是命啊!唉!……”
李逍遙、李靖等人冷眼旁觀地看著跪在下方的宇文穎,他們沒有打算救宇文穎,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唐高祖李淵怒氣衝衝地盯著宇文穎,開門見山地質問道:“朕委派你前去慶州宣旨,隻是讓楊文幹前來當麵說清楚,沒想到你前去倒好,直接將朕的意思悉數相告,與他同謀,意圖謀反,罪不可赦!來人,將宇文穎拖出去斬了!”
宇文穎萎靡不振,兩眼無神的望著怒不可遏的李淵,麵對著李淵的質問聲,他無話可說。在護衛的夾持下,將宇文穎推出去斬首示眾。很快,護衛前來稟報宇文穎已經斬首,任務已經完成了。唐高祖李淵微微頷首,眼下還有一個問題一直纏繞著他。
宇文穎被推出去斬首示眾,慶州都督楊文幹又被屬下殺死,李淵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跪在地上一蹶不振,深受打擊的太子李建成身上。如今,太子李建成想要洗脫罪名,簡直比登天還難。如果楊文幹沒有死去,隻要將事情交代清楚,太子李建成就會無罪釋放,最多也是小懲大誡。
縱然唐高祖李淵知道太子李建成或許是被冤枉的,但是唯一能夠將他嫌疑的罪名洗脫的楊文幹卻死於戰亂,根本就是死無對證,無法真正的將太子李建成的意圖謀反、私藏軍械的罪名洗脫。即使,李淵動用皇權,仍然隻能保住李建成的性命,卻無法使他再次崛起,李建成隻能黯然退出皇位之爭了。
“朕不能效仿隋文帝殺戮自己的親兒子,建成對大唐也是有功績的,想要留他一命為今之計隻能將建成封為蜀王;蜀兵脆弱,就算建成日後想要再次東山再起,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以及糧餉,暫時保住了建成的性命,還能避免兄弟相殘。”
唐高祖李淵冷峻著臉,沉思許久,歎息一聲道:“建成,你身為大唐太子不思進取,妄動幹戈。雖然此事已經平息,楊文幹這個亂臣賊子已經俯首,被屬下斬殺。但是,你身為一國太子,執掌朝政,卻放縱麾下將領私藏軍械、意圖謀反,今日朕決定廢除你太子之位,賜封汝為蜀王,待回到長安城後,你就直接奔赴蜀地,做個閑散的親王吧!”
太子李建成恭敬地回道:“兒臣謝主隆恩!”
太子李建成自楊文幹事件後,被唐高祖李淵直接剝奪太子之位,賜封蜀王,外放蜀地。雖然李建成的性命保住了,但是他的爵位卻是相差萬裏,而且蜀地貧瘠之地,根本就無法再次東山再起,李建成知道這是李淵讓自己安分守己,不要再想皇位了,他隻能默默地接受,黯然神傷,他李建成直接從曆史的舞台上退了出去,大唐的皇位之爭,沒有他的一席之地,李建成與眾位兄弟之間的皇位競爭中,他徹底的敗了。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失敗者隻能成為曆史中的陪客,成為勝者的踏腳石,尤其是在皇位之爭中,更加的殘酷與現實,李建成黯然神傷,他知道自己再也沒有機會與秦王李世民、李逍遙等人競爭了。此次之後,李建成將作為失敗者離開京城,前往貧瘠的蜀地,擔任蜀王;他毫無反抗之力,隻能接受李淵給他這條路,遠離京師,安心的做個逍遙自在的親王,保證新君的登基,皇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