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玄武門之變(一)(1 / 3)

與此同時,齊王府李建成、李元吉也緊急地召集眾人,眼前的局勢迫在眉睫。若是再不采取行動的話,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地位不保,且眼睜睜的看著李逍遙成為大唐太子,入主東宮,成為日後的大唐的九五之尊,使得李建成、李元吉才知道事情不像自己等人所想的那樣,李淵的心已經偏向了李逍遙。

“大哥,母後臨死之前居然說出這樣的話,讓我等情何以堪,這不是擺明的向父皇施壓,將皇位傳於逍遙嗎?”

齊王李元吉憤怒地低聲道,李建成也是無奈地搖搖頭,眾人也是沉默不語。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竇皇後在臨死之際,居然在眾人的麵前,宣布她心中希望繼承大唐王朝的皇位人選是李逍遙。既不是他這個廢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近日來縱覽大權的李逍遙,他們都忽視了李逍遙的手段,更加沒有料到唐高祖李淵會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一意孤行,完全按照太穆皇後的吩咐去做,名正言順的將李逍遙扶上監國的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太穆皇後竇氏駕崩之際,用盡最後的力量說出了自己的遺言,她希望看見李逍遙執掌大唐江山,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事與願違,太穆皇後知道時間不多了,這是她唯一的遺憾,看不見自己的兒子成為一國之君。因此,在眾目睽睽之下,無數眼睛的注視下,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也是她的意願,使得深愛她的李淵改變了自己的初衷。

原本唐高祖李淵不願意過早的讓李逍遙接掌朝政,想要維持平衡,再次啟用李建成、李世民,卻被太穆皇後駕崩打亂了他的計劃。由於太穆皇後在年輕時,曾經勸說李淵將好馬進獻給隋煬帝楊廣,又支持李淵起兵,使得李淵逃過幾次大劫,而且還取得了天下,坐穩江山,在李淵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竇氏;竇氏去世,使得李淵失去了昔日的雄心壯誌,終日鬱鬱寡歡,他厭倦了朝堂上的爾虞我詐,想要真正的頤養天年,從皇位上退下來,順理成章的直接將大權全部交托於李逍遙,這也是李淵為了完成竇氏的願望而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唉!”蜀王李建成唉聲歎氣一聲,悠悠的說道:“逍遙自幼深得父皇、母後的寵愛,眾人之中唯有逍遙最得父皇的恩寵,尤其是逍遙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又數次放棄到手的權力,實際上父皇、母後也看出逍遙誌不在此的想法,準備讓逍遙做個閑雲野鶴的王爺,卻不想陰差陽錯之下,使得逍遙再次出山。”

“當初我們都小瞧了逍遙的能力,即使眾人讓我們提高警惕,以防逍遙卷土再來;奈何,那時候世民橫插一腳,致使我們兩人在朝堂上明爭暗鬥,逍遙在一旁作壁上觀,待我們兩人勢同水火時,抓住時機一舉強勢回歸,朝中大權已經落入到逍遙的手中。當我們醒悟時,為時已晚。”

李元吉見大哥歎氣一聲,他憤怒地說道:“眾位兄弟之中,我一直以為隻有二哥才會實力與我們相抗衡。當初,逍遙放棄手中的權力,我等利用這個機會,將李靖、徐懋功等人紛紛調離京師,就是瓦解逍遙的勢力,卻不想讓逍遙死灰複燃,再次回到朝堂上,不顯山不露水,悄無聲息的發展自己的勢力,如今朝中大臣有一大半都願意聽命於逍遙,實在是氣煞我也!”

“二弟設計陷害我於不忠,的確二弟的目的達到了,我被父皇廢除太子之位,貶為蜀王;恰逢其時,逍遙再次勸諫,而且羅織了世民的罪行。逍遙的這招‘借刀殺人’,實在是高明之至,連我都不得不佩服,那個時候我才見識到逍遙的可怕,就算是世民都無法與逍遙相提並論,悄無聲息的達到目的,又取得朝中的大權,一舉兩得,逍遙才是收益最多的,我與世民都受到父皇的責罰!”

李建成苦笑連連,他被廢除太子之位時,就有內應將李逍遙呈上的奏章內容告知於他。當李建成知道李逍遙呈交上去的居然是李世民的罪行,以及他一步一步誘使自己犯錯,詳詳細細的記錄在案,李建成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李世民在幕後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