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你當真不要萬裏河山,放棄至高無上的皇位,與我一起走遍天下嗎?”
泰山之巔,長孫秀敏柔情似水地望著身邊眉清目秀,風采依舊的李逍遙。長孫秀敏沒有想到身為皇上的李逍遙毅然決然的將皇位傳於長子李昇,他自己卻選擇遠走天下海角,遍覽天下名聲古跡。不再是指點江山的皇上,也不是英姿颯爽的元帥,而是一個心中隻有她一人的丈夫。
李逍遙溫柔地摟著長孫秀敏的肩膀,他溫柔地說道:“敏兒,天下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場意外。我從未真正的對皇位有絲毫的興趣,至於我當年的所作所為,一切都留給曆史去評判。當初,我跟隨師傅學藝十年,隻想著救治母後,沒有想到在洛陽居然遇見了你!那時候,我就知道這一生的夢想不再是天下,而是與你逍遙天下行,有你在我的身邊,已經沒有任何的遺憾了。”
唐高祖李淵頒布詔書,正式將皇位禪讓於李逍遙後,就再也沒有幹預朝政。李逍遙登基後,在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下達詔書,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為太子,諡號為隱,是為隱太子;三哥李元吉為齊王,諡號為剌,是為海陵剌王;二哥李世民為秦王,諡號為賢,是為賢王,重新將他們三人以皇家喪禮安葬。在安葬那一天,李逍遙在宜秋門大哭一場,顯得十分哀痛。並且,李逍遙命令原東宮和齊王府、秦王府的幕僚屬官都去送葬。
李逍遙、李玄霸兩人親自扶靈,使得百姓們紛紛稱讚李逍遙的仁義。實際上,李逍遙已經是一國之君,根本就不需要扶靈。隻不過李逍遙心中對於李建成等人還是有些兄弟之情,他不顧眾位大臣反對,毅然決然的選擇扶靈。
李建成等人全部重新安葬後,李逍遙就隨行回到紫宸殿中,處理政務。當天晚上,身為皇上的李逍遙將本門的師兄弟們全部喊來,袁天罡、李淳風、孫思邈、李靖、虯髯客等人悉數抵達大殿內。李逍遙笑臉相迎,親自出門迎接眾人的到來。
雖然李逍遙是眾人的師弟,袁天罡等人不敢以師兄自居。畢竟,李逍遙的身份與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眾人非常的拘束,就連虯髯客都無法用之前的態度麵對李逍遙。之後,還是李逍遙自己打破沉默,準許眾人與之前一樣的稱呼。
“眾位師兄,逍遙有今日的地位仰仗諸位師兄的幫忙!”李逍遙情真意切地說道,眾人連連搖手,他們知道李逍遙取得今日的成就。雖然他們也出力了,隻不過是小忙而已,根本就不願提及,這一切都是李逍遙靠自己得到的,他們怎麼敢居功自傲,又聽到李逍遙說道:“大師兄、二師兄,你們兩人不妨留在宮中如何?在宮中任職,你們二人不僅將自己最大的才能發揮出來,而且還能預測大唐的未來變化,大唐之中論風水無人能出其右。”
袁天罡、李淳風兩人見李逍遙真心相邀,他們兩人也想要將本門發揚光大。再說,當今的皇上是他們的師弟,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擔心會有人加害於自己。因此,袁天罡、李淳風兩人就留在了皇宮中任職。袁天罡身為大師兄,被李逍遙直接任命為國師;李淳風則被李逍遙授予官職,成為太史令,他們兩人都成為大唐官員。
李逍遙見大師兄、二師兄願意留在宮中,他高興不已,又將目光看向了孫思邈,他繼續問道:“三師兄,您的醫術當世無雙,就連宮中的禦醫都無法與您相提並論。逍遙想讓您留在宮中,成為太醫院執事,掌管整個太醫院,不知三師兄能否答應?”
麵對李逍遙的問話,藥王孫思邈緊鎖眉頭,猶豫不決地想了想,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孫思邈,隻見他歎息一聲道:“逍遙,你的好意師兄心領了;皇宮之中有你以及藥師,還有大師兄與二師兄在,我就不參合其中,有他們在的話,我也就放心多了。畢竟,我學醫隻不過是醫治救人,發揚醫術。在朝中任職,我隻能為皇家之人醫治,這與我的原則相悖。因此,我決定還是離開京師,走訪天下,行醫救人吧。”
李逍遙見藥王孫思邈下定決心做一個民間大夫,他也沒有阻攔孫思邈的決定。畢竟,人各有誌,每個人的道路都會有不同的選擇。雖然李逍遙身為皇上,一國之君,他也不想將心不在此處的人留在身邊,害人害己。
藥王孫思邈見李逍遙失望的神色,他沉聲道:“雖然我更喜歡為百姓解除痛苦,此事暫且不著急。如果逍遙相信我的醫術的話,那我就留在宮中指點他們一二。隻要滿了六個月,無論他們能夠學到多少,就看他們自己了,那個時候我必定會離開皇宮,不知逍遙你覺得怎麼樣?”
李逍遙想了想,覺得孫思邈此計非常的不錯,而且李逍遙對於孫思邈的醫術非常的信任。李逍遙知道太醫院的人員眾多,醫術高明者比較少。如果有藥王孫思邈教導他們一段時間的話,太醫院的醫術必定會提高一個層次,這樣一來太醫院才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