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後記(大結局)(2 / 3)

虯髯客見李逍遙的目光看向了自己,不等李逍遙詢問,開門見山地回道:“逍遙,你不必詢問了,我準備雲遊四海。畢竟,中原大地我該去的地方已經去了,準備遠赴海外。”

李逍遙知道虯髯客不願受到任何的拘束,喜歡自由自在的,而且曆史中虯髯客的確遠赴海外。於是,李逍遙沉聲道:“既然四師兄心意已決,我也不想強留。不過,我聽說海外有一處島國,那裏百姓豐衣足食,乃是一處清靜之地。若是四師兄願意走一遭的話,我想你一定會喜歡那個地方。”

“真的有這個地方嗎?”虯髯客好奇地問道。

李逍遙堅定地點點頭,鄭重地說道:“那處地方就在高句麗附近的海域,至於具體何處,我也不是很清楚,就看師兄你的運氣如何了。”

虯髯客見李逍遙將大概的方位告訴自己,他心中甚是高興,心猿意馬,想要早點起身前往那裏。之後,虯髯客當真在李逍遙的建議下來到了朝鮮半島的海域有一處小島,島上春暖花開,四季分明。並且,在周圍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島,當地百姓隻限於島嶼附近海域。於是,虯髯客就一直留在哪裏,帶領眾人走向繁榮,成為了七十二島國主,也是虯髯客未來的道路。

至於李靖,他依然選擇繼續留在大唐擔任元帥,李逍遙詢問眾人後,他覺得是時候將占據許久的鬼穀門門主之位傳出去。於是,李逍遙當著眾人的麵取出掌門令牌,然後交托於大師兄袁天罡,由他擔任下一任的鬼穀門門主;李逍遙則安心擔任他的皇上,處理朝政。

李逍遙早有將發揚鬼穀門的重任交到了袁天罡的身上的想法,隻不過那個時候時機不成熟,而且袁天罡沒有得到師尊玄真子的承認,才使得李逍遙一直沒有將掌門之位傳出去。後來,玄真子承認了袁天罡依然是本門的弟子,兩人之前的矛盾消失無蹤後,李逍遙就打算交出來了。

當初接任鬼穀門門主之位是迫於無奈,李逍遙答應過師傅玄真子找尋一個更好的弟子接任鬼穀門門主的職位。李逍遙心目中人選就是大師兄袁天罡,畢竟他入門時間最長,跟隨在師傅的身邊時間也是最久,能力也非常的出眾,沒有任何人不服氣。李逍遙肩上的擔子終於輕鬆了一點,至少他不需要考慮鬼穀門未來的發展。

李逍遙在位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商人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得商賈階層更是對大唐忠心耿耿。李逍遙望著大唐日益繁榮,蒸蒸日上的景象,心中一陣自豪,他終於將大唐帶入一個新的階段。而且,李逍遙製定了一係列的律法,將大唐的律法重新修改,使得皇權更加的集中。

雖然李逍遙登基,大赦天下,長孫無忌也沒有被流放,依然留在京城,卻沒有擔任任何官職。畢竟,長孫無忌乃是罪魁禍首,李淵的命令對於李逍遙而言還是有些作用。身為太上皇的李淵在公元六百三十五年農曆五月,李淵因病駕崩於垂拱前殿,年七十一歲,廟號高祖。同年農曆十月,安葬於獻陵,與太穆皇後竇氏同葬在一處寢陵。

唐高祖李淵病逝,對於李逍遙而言又是沉重的打擊,此時李逍遙的幾名子女已經長大成年,尤其是長子李昇更是人中龍鳳,繼承了李逍遙以及長孫秀敏的樣貌,英俊瀟灑,而且還遺傳了李逍遙的風格,沉穩大氣,這些人在李淵的身邊,李淵又傳授於他帝王之道,使得李昇身上的王者之氣更是顯露無疑,李逍遙見到長子長大成才,處理事情滴水不漏,心中不禁感概萬千。

次年,李逍遙做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事,正值壯年的李逍遙,他決定將皇位傳於長子李昇。朝中大臣紛紛膛目結舌,一直懇求李逍遙三思而後行。然而,李靖等追隨李逍遙身邊的將領,他們卻會心一笑,沒有絲毫的阻攔。縱然朝中反對聲一片,文武百官一陣嘩然,李逍遙毅然決然的選擇退位,將皇位傳於李昇。

十五六歲的李昇乍聽之下,愣住了,他堅決不同意,乃至首次與李逍遙在朝堂上發生爭執。當天晚上,李逍遙便將李昇喊到自己的寢宮中,他目不轉睛的望著李昇,輕聲道:“昇兒,你可知父皇為何要將皇位傳於你嗎?”

“兒臣不知!”李昇恭敬地回道。

李逍遙歎息一聲,道:“你已經長大了,有些東西你也應該知道了。當年,玄武門之變你的三位皇叔伯不想我總攬大權,兵行險招在玄武門發動兵變。事後,我本想繞過他們一命。然而,幾位皇兄毅然赴死,決定讓我登基為帝,沒有任何的隱患。”

“實際上,我根本沒有對皇位覬覦過,在我的心中,你的母後勝過一切。為了你母後,縱然萬裏河山,我都可以放棄。當時的情況,諸位皇兄的良苦用心,加上之前幾位皇兄的苦苦相逼,迫使我再次出麵,隨後他們自刎而死,使得我不得不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