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則(勵誌30本)04(3 / 3)

因此,無論你自身條件如何惡劣,隻要你運用積極的心態,並將它和成功定律的其他定律相結合,就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心態是我們命運的控製塔,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疾病與痛苦的源流,而積極的心態是成功、健康、快樂的保證!

選擇了積極心態的人,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選擇了消極心態的人,則會遭遇失敗。

心態決定成敗,無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積極的心態,莫讓沮喪取代熱心,生命可以價值很高,也可以一無是處,隨你怎麼選擇。

有些人隻是暫時使用積極的心態,當他們遇到了挫折,就會失去對它的信心,他們開始是對的,但是一遇到挫折,就將自己封閉起來。

困難與機會有什麼差別呢?其實,這全在於人們對它的態度。積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踏腳石,並將挫折轉化成機會,消極的人視挫折為成功的絆腳石,任機會悄悄溜走。積極的心態有助於克服困難,發現自身的力量,有助於人們踏上成功的彼岸。

在美國南方的一個州,那裏用燒木柴的壁爐來取暖。過去,那兒住著一個樵夫,他給某一個人家供應木柴達兩年多之久。這位樵夫知道木柴的直徑不能大於18厘米,否則就不適合那家人特殊的壁爐。

但是,有一次,他給這個老主顧送去的木柴大部分都不符合規定的尺寸。主顧發現這個問題後,就打電話給他,要他調換或者劈開這些不合尺寸的薪柴。

“我不能這樣做!”這個樵夫說道,“這樣所花費的工價就會比全部柴價還要高。”說完,他就把電話掛了。

這個主顧隻好親自來做劈柴的工作。他卷起袖子,開始勞動。大概在這項工作進行了一半時,他注意到一根非常特別的木頭,這根木頭有一個很大的節疤,節疤明顯是被人鑿開又堵塞住了的。這是什麼人幹的呢?他掂量了一下這根木頭,覺得它很輕,仿佛是空的。他就用斧頭把它劈開了,一個發黑的白鐵卷掉了出來。他蹲下去,拾起這個白鐵卷,把它打開,吃驚地發現裏麵包有一些很舊的50美元和100美元兩種麵額的鈔票。他數了數,恰好有2250美元。很明顯,這些鈔票藏在這個樹節裏已有許多年了。這個人唯一的想法是使這些錢回到它的真正的主人那裏,他抓起電話聽筒,又打電話給那個樵夫,問他從哪裏砍了這些木頭。這位樵夫的消極的心態維護著他的排斥力量。

“那是我自己的事。”這個樵夫說,“如果你泄露了你的秘密,別人會欺騙你的。”對方盡管作了多次努力,還是無法獲悉這些木頭是從哪裏砍來的,也不知道是誰把錢藏在樹裏的。

這個故事的要點並不在於諷刺,而在於說明:具有積極心態的人發現了錢,而具有消極心態的人卻不能。可見,好運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然而,以消極的心態對待生活的人,卻會阻止好運造福於他。隻有具有積極心態的人才會抓住機會,甚至從厄運中獲得利益。

約翰·格裏爾是一匹著名的良種賽馬,它曾經取得過許多次賽馬比賽的優秀成績。它被認為是比賽中的種子選手。而事實上,它的確是很有能力獲勝的,約翰被精心地飼養、訓練,並被廣告宣傳為唯一能獲得一個機會擊敗在任何時候都占優勢的賽馬“戰神”。

1902年7月,在阿奎德市舉行的德維爾獎品賽中,這兩匹馬終於相遇了。

那天是一個極為莊嚴隆重的日子,萬眾矚目著起跑點。當這兩匹馬沿著跑道並列跑時,人們都清楚“格裏爾”是在同“戰鬥者”作殊死的搏鬥。跑了1/4的路程,它們不分高低,跑了一半的路程,跑了3/4的路程,它們仍然不分高低。在僅剩1/8的路程的地方,它們似乎還是齊頭並進。

然而就在這時,“格裏爾”使勁向前竄去,跑到了前麵。

這時是“戰鬥者”騎手的危急關頭,他在賽馬生涯中第一次用皮鞭持續地抽打著坐騎。“戰鬥者”的反應是這位騎手似乎在放火燒它的尾巴,它就猛衝到前麵,同“格裏爾”拉開距離,相比之下“格裏爾”好像靜靜地站在那兒一樣。比賽結束時,“戰鬥者”比“格裏爾”領先7個身長。

“格裏爾”原是一匹精神昂揚的馬,是一匹很有希望的馬。僅是這次經曆,卻把它打敗了。將它的隱形護身符從PMA翻到了NMA的一麵,從此消極、悲觀、一蹶不振。後來它在一切比賽中都隻是應付一下,終於沒再獲勝。

人雖然不是賽馬,但是有格裏爾精神的人卻大有人在,他們也像格裏爾一樣,在積極心態的指導下,也曾經有過輝煌的時刻,但是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則會變得心態消極,從此一敗塗地。

持有積極心態的人,對將來總是感到有希望,在他們的眼中,玻璃杯永遠不是半滿的,而是半空的。

消極心態不僅會產生兩種主要後果,而且消極心態還具有傳染性。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聚在一塊的人則互相影響,逐漸靠攏而變成一個樣。

人們大概注意到結婚多年的夫婦行為會逐漸變得一樣,甚至連外貌也相似,而心態的同化是最明顯不過的。跟消極心態者相處得久了,你就會受他的影響。接觸消極心態者就像接觸到原子輻射,如果輻射量小,時間短,你還能活,但持續輻射就會要命了。

另外,消極心態還限製了人的潛能。

一個人的行為方式,不可能永遠與他的自我評價相脫節,消極心態者不但想到外部世界最壞的一麵,而且總想到自己最壞的一麵,他們不敢企求,所以往往收獲更少,遇到一個新觀念,他們的反應往往會說:“這是行不通的,從前沒有這麼幹過,沒有這主意不也過得很好嗎,這風險冒不得,現在條件還不成熟”等等。

人們相信會有什麼結果,就可能有什麼結果。人不可能取得他自己並不追求的成就。人不相信他能達到的成就,他便不會去爭取。當一個消極心態者對自己不抱很大期望時,他就會給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嘭”的一聲封了頂。他成了自己潛能的最大敵人。積極的心態是每個人都可以學到的,無論他原來的處境、氣質與智力怎樣。

拿破侖·希爾說,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會運用積極的心態做事,而另一些人則必須學習才會使用這種動力,並且每人都是能夠學會發展積極的心態的。

那麼我們要如何培養自己的積極的心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