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山雨欲來(中)(1 / 2)

沈陽城。

此地本為大明於遼東的重要屏障,牢牢扼守著遼西走廊,在兩百餘年的時間裏,令得關外女真及蒙古各部動彈不得,也是建州女真的夢想之地。

但在天啟元年,女真老酋努爾哈赤親自領兵,奇跡般取得了\"遼沈之戰\"的勝利過後,此地便落入女真人的囊中之物。

待到明廷大學士孫承宗出鎮遼東,並集傾國之力於關外修築\"寧錦防線\"之後,老酋努爾哈赤便於今年春天,將國都由遼陽城遷徙至此。

經過多年的修繕,城中轟塌的建築已是在原有的廢墟上被重新修建,並在此前\"經略府\"的基礎上予以擴建,形成了如今的\"汗王宮\"。

雖然相比較富麗堂皇的紫禁城,這座極具女真傳統特色的\"汗王宮\"顯得很是寒酸,但老酋努爾哈赤卻是對此頗為滿意。

為了強調建州女真的\"正朔\",汗王宮中最為恢弘,用於文武大臣議事的宮殿特意被修築成\"蒙古包\"的樣子,隨處可見懸掛在牆上的兵刃。

而在老酋努爾哈赤所坐的\"汗位\"之後,更是懸掛著十三副飽經滄桑的甲胄,無形之中便增加了不小的壓迫感。

...

汗殿中,年過六旬的努爾哈赤端坐於上首的\"汗位\"之上,下首則是被其親自敕封的四位\"和碩貝勒\",傲然立於文武百官之前。

沉默良久,上首的努爾哈赤始終沒有做聲,隻是將如鷹隼一般的眸子,在殿中每一個人的臉上掠過。

凡是被努爾哈赤注視之人,皆是不由自主的低下頭去,不敢與其對視,唯有尚不滿十四歲的多爾袞毫不怯場,目光炯炯的與自己的父汗對視。

哼。

不知過了多久,努爾哈赤不滿的冷哼聲於偌大的宮殿中響起,使得殿中文武官員皆是如墜冰窖,而立於人群之前的大金\"太子\"代善更是戰戰兢兢,額頭處隱隱有冷汗滲出。

\"本汗需要爾等的一個解釋!\"

\"爾等不是說熊蠻子守土無方,必將被傳首九邊嗎,怎麼重新出任遼東經略了!\"

終於,女真大汗努爾哈赤如冰雪一般,毫無感情的質問聲於大殿中炸響,如同一道驚雷,令在場文武官員臉色皆是為之一變,眼中湧現了些許駭色。

自萬曆四十六年,他於赫圖阿拉建國稱汗,正式起兵反明以來,他在遼東可謂是百戰百勝,先後攻克了鐵嶺,開原,清河堡等軍事要塞,此後更是率領著麾下的女真勇士以強搏弱,取得了遼沈之戰的勝利,並將廣寧城納入囊中,徹底在遼東站穩了腳跟。

甚至迫於他\"大金\"所帶來的威懾力,作為天朝上國的\"明國\"竟然轉攻為守,開始修築\"寧錦防線\",妄圖與他們大金分庭抗禮。

但回顧這麼多年的崢嶸歲月,他大金每一次取得輝煌戰果的背後,都是建立在遼東經略熊廷弼黯然離職亦或者有心無力的基礎上。

可是現在,被明國小皇帝打入牢獄兩年有餘的熊廷弼竟然重新出山,擔任遼東經略一職。

縱使如今的\"大金\"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努爾哈赤內心仍是有些忌憚,情緒更是焦躁。

\"父汗息怒!\"盡管努爾哈赤身上由內而外的壓迫感令人有些窒息,但作為四大\"和碩貝勒\"之首的代善仍是硬著頭皮出列,並小心翼翼的躬身稟報:\"漢人有言,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

\"那熊廷弼雖然曾鎮守遼東多年,但其昔日的門生故舊早已傷亡殆盡,縱使重新出任遼東經略,也沒什麼打緊的。\"

呼。

像一陣風吹過,大貝勒代善此話一出,鴉雀無聲的大殿中頓時響起了窸窸窣窣的議論聲,原本如冰雪般冷凝的氣氛也慢慢有了消融的跡象,就連上首的努爾哈赤都是頗為詫異的看了一眼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