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版圖的西南處,便是四川省與貴州省。
自四川敘州府敘永縣向東而行,越過永寧河畔便是永寧土司的轄地了,因與貴州省接壤,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國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此地設立\"永寧宣撫司\",隸屬於四川布政司所管轄。
天啟元年,世代居住於此的永寧宣撫使奢崇明趁著遼鎮局勢崩塌,中樞無力他顧之時,自稱\"梁王\",同樣起兵叛亂。
經過數年的功伐,在四川巡撫朱燮元的運籌帷幄之下,四川境內的叛亂被基本肅清,\"梁王\"奢崇明也在兵敗之後,與其子奢寅倉皇逃至貴州水西土司的轄地,受水西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彥的庇護。
而四川巡撫朱燮元在上奏朝廷,經由大明天子朱由校允準之後,便廢黜\"永寧宣撫使\",將此地並入四川敘州府。
為了能更方便的掌控全局,四川巡撫朱燮元便力排眾議將\"巡撫衙門\"臨時搬遷至永寧,與虎視眈眈的水西土司安邦彥彼此對峙。
盡管四川戰火已是被悉數撲滅,但在貴州傳承了千餘年之久的水西土司卻是不甘寂寞。
就在去年春天,野心勃勃的安邦彥才剛剛派兵攻占了貴州絕大部分疆土,並使得官員們損傷慘重,貴州巡撫王三善以身殉國;今年正月,三省總理魯欽在陸廣河一帶遭受埋伏,雙方混戰一番過後,各自鳴金收兵。
為了能夠盡快平定這場波及整個西南大地的叛亂,經由貴州巡按傅宗龍上奏,朝廷最終決定於三個月前在貴州遵義設立總督府,由四川巡撫朱燮元擔任,並節製四川,湖廣,貴州,雲南等五省軍務。
所有人都知曉,這場波及四川,貴州,乃至雲南等多個省份的叛亂,遠沒有結束。
...
...
總督衙門,因為是在此前\"知府署衙\"的基礎上臨時改建而來,故此無論是規模亦或者規格都遠遠不如其餘的巡撫衙門那般闊氣,並且布局上也與中原傳統的風格頗為不同,極具當地的彝族特色。
署衙官廳正中,年近六旬的四川巡撫朱燮元身著緋袍,下首左右兩側分別坐著十餘名文武官員,其中武將一側,竟然坐著一名身穿甲胄,瞧上去約莫五十餘歲的婦人,與場中的男子顯得格格不入。
\"諸位,\"清了清嗓子,四川巡撫朱燮元將手中七彩綾分段織成的聖旨擱置於一旁,轉而將目光投向官廳眾人。
\"敢問總督大人,天子何意?\"聞聲,坐在右側武將首位的魁梧壯漢便是驟然起身,拱手朝著上首的朱燮元問道,言語中隱隱有些忐忑。
自天啟元年,永寧宣撫使奢崇明自稱\"梁王\"起兵叛亂以來,西南各地的土司皆是蠢蠢欲動,而在貴州傳承了千餘年之久的水西土司更是同樣起兵,水西大長老安邦彥自稱\"羅甸大王\",與安邦彥守望互助。
在總督朱燮元的努力之下,朝廷好不容易才平定了四川的叛亂,並與水西叛軍彼此對峙。
這水西土司的曆史足以追溯到漢魏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餘年的曆史,實力遠非永寧宣撫使奢崇明能夠比擬的。
大軍眼下的當務之急應當是以休養生息,逐步安撫貴州境內其餘土司為主,坐鎮京師的天子可千萬別給予求成,催促他們盡快出兵,否則便會使西南局勢愈發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