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諸事不宜。
不過辰時,身著武弁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校便在錦衣衛緹騎的簇擁下,自西華門而出,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便是抵達了位於京師西山腳下的校場。
相比較半月前,此次隨同出行的,除了兵部尚書黃克瓚之外,還有前些時日剛剛抵京的前任南京兵部尚書王在晉以及正式入閣的\"帝師\"孫承宗。
今日便是天子與京中掌權勳貴約定好,再度檢閱京營的日子,諸多心事重重的勳貴早已在校場外等候,不遠處還有諸多身穿各色官袍的兵部屬員,臉上的表情不一而足。
簡單打過招呼之後,大明天子朱由校便是翻身下馬,臉色冷凝的朝著校場深處的觀武台而去,其身旁的錦衣衛緹騎也是亦步亦趨,緊緊簇擁著天子,腰間佩戴的繡春刀更是微微出鞘,閃爍著令人心悸的寒芒。
\"哼..\"
眼前的天子根本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人群中便是響起了一道冷哼聲,好似對天子如此冷淡的態度頗為不滿。
但不管心中作何感想,臉色不一而足的勳貴們仍是結伴而行,步伐紊亂的朝著天子追去。
不多時,大明天子朱由校便是在文武官員的簇擁下,登臨校場深處的觀武台,也在人群中發現了立於前列的神樞營武官周遇吉。
\"開始吧。\"
草草打量了一番過後,天子波瀾不驚的聲音終是於觀武台上響起,也讓兵部尚書黃克瓚的心中為之一緊。
雖然距離天子上次駕臨京營已是過去了半月有餘,那昔日發生的一切仍是曆曆在目。
沒來由的,兵部尚書黃克瓚便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勳貴們,憤怒的眼神中夾雜著些許警告。
但也許是經曆了上次的教訓,恭順侯等勳貴也懶得再搞些上不得台麵的小把戲,從始至終沒有半點異樣。
咚咚咚!
在諸多傳訊兵的聲嘶力竭之下,早已等候多時的鼓手們終是接收到了命令,整齊劃一的戰鼓聲也是在偌大的校場中炸響。
\"殺!\"
\"殺!\"
\"殺!\"
衝天的呐喊聲響起,校場中密密麻麻的軍陣也是開始了變換,但除卻由周遇吉領銜的神樞營還算可圈可點之外,理應人數最多,素有大明官兵王牌軍之稱的\"五軍營\"卻是人仰馬翻。
雖說校場中士卒的人數相比較半月之前,肉眼可見的\"厚實\"了不少,且大多也披著一層不知有何材質製成的\"皮甲\",但其中不少人都是胡亂衝撞,亦或者毫無節奏的原地踏步,一瞧便是近些時日被緊急募集而來的青壯,草草接受了幾天訓練,便拉來濫竽充數。
回頭望向身後人影綽綽的勳貴們,朱由校波瀾不驚的眼神終是泛起了些許漣漪,脖頸處青筋暴露。
感受到天子冰冷的眼神,不少勳貴皆是不由自主的低下頭顱,唯有白發蒼蒼的臨淮侯李弘濟及其身旁的少數幾名勳貴卻是精神抖擻,下意識的挺直腰背,好似頗有底氣。
他們這些人大多在京營中染指不深,雖然同樣不舍得從京營中貪墨的軍餉,但在權衡利弊之後,終是選擇了向天子\"投誠\",將府中占役盡數讓出。
此時迎著天子的注視,非但沒有半點心緒,反倒是頗有些如釋重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