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納森的腦袋真的算是超出現實很多了,簡直就是一個優秀的經濟預言家。若不是沈南對當時經濟活動的仔細研究,他自然完全就不是納森的對手,或者嚴重的說,他倆簡直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
納森利用的是自己對經濟,對金錢靈敏的嗅覺。而沈南不過是多讀了一些經濟書籍而已。而對於曆史的經濟活動也是難免的課程。
一場戰事在在緊張的籌備。在此之前忙活的自然還是這些銀行家。納森在忙著為英國籌備反法的資金。像之前一般,英國繼續把大筆的物資繼續運到各地的戰場,這項工作交給了納森,納森又交給了沈南。
這是一個共贏的機製,納森收取管理費和利息,沈南收取運費。這些都是高風險的活動。自然有的賺。
他們兩個的戰爭爆發在對黃金的收集中。
黃金作為最有力量的貨幣媒介,隨時換做可以使用貨幣。在法國他是法郎,在英國,他是英鎊。對物資的短缺,對貨幣的短缺,歸根到底是對黃金的短缺。
這些最根本的道理好像也隻有納森和沈南能及時的把握。因為就算其他的銀行家知道這個道理,他們也無能為力,因為其他人的黃金儲備從來都是透支的。
納森早就知道沈南有5座金礦,還設在歐洲政權觸手不及的海外殖民地。誰也沒辦法拿他怎麼樣。這也是納森對沈南另眼相看的一方麵。
當這個歐洲都在盤算這對手手裏的那點金錢和債券的時候,沈南卻能錯開刀刃,找尋海外的金錢來補充自己的實力。等回歸的時候,自然就可以穩穩的站住了腳跟。
“我想,我可以收購你出產的每一盎司黃金,價格我想我們需要具體的商量。”納森在一次“信息交流會議”上對沈南說。
“大人,也許你也知道,我的銀行雖小,但是也是沙遜銀行的一個分支,這筆黃金自然也不全是我一個人能吃的下的。我們試想一下,若我把黃金的數量公布上牆,那價錢的話,需要我或者你來商量嗎?估計無數的銀行家會把我手裏的黃金抬到一個高度,這個高度,你或者我都承受不起。”
沈南說的分卷殘雲,好像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真是吧納森氣的胡子都翹了起來。
納森自己的黃金量也是保密的,不然會被政府軟磨硬蹭的搜刮。這些黃金是自己銀行的根基,也是自己的銀行的信用。
給政府當然是可以的,隻是時間沒到,等到政府為了每一盎司的黃金都急切的時候,那時候,黃金什麼價格就全是納森說了算了。
“再說,我看這個架勢,拿破侖的戰事怎麼也要持續個一年,這還是最低的程度。但是我們看現在的法國狀況,已經苟延殘喘了,不出一年就會崩潰,到時候,黃金是不是會天價?我也想看看那個盛世降臨在我眼前。”
沈南繼續刺激這納森。這些都是納森可以想到的,但是納森唯一想不到的是,曆史上,拿破侖的這次回歸隻他媽打了3個月的仗,讓包括納森在內的所有銀行家都吃了虧。
“天價也是人開出來的。我也不希望我們是對手關係。你是我見過最有遠見的銀行家。”納森威脅到。
這也正是沈南想要的效果。
“是啊,我們一直都是合作關係,承蒙大人您的照顧,我在運輸行業也漸漸嶄露頭角,我沈南並非見財忘義之人。但是有錢大家賺才是共榮。我開個價,若您接收,我們可以繼續合作。”沈南表麵上低頭。
“好的。”納森歡喜,市麵現在的黃金價格以英鎊為準的話,是1000英鎊換一金錠。但是不久之後,等到法國財政崩潰翻一番還是可以的。
“1700英鎊一金錠!我可以一次性給你一萬錠。運輸是我的本行,你不希望讓別人來完成吧?”沈南這真是獅子大開口。
“在加上你的運費,你是不是有點貪心了?”納森顯然十分的生氣,剩下的這點利潤簡直是渣滓!
“我沒說要收取運費的錢哦~從我的礦場出產黃金,我一直都是免費送貨上門的。”
沈南先是給納森一個講價的餘地,就是在運費的方麵。等納森上當之後,果斷的把運費去掉,這樣,納森自然就不好繼續的講價了。大家都知道這批黃金是無價的!!
那為什麼沈南願意吧自己寶貴的黃金交給納森呢?這其實也是有個懸疑在裏麵的。
不出100天,納森就沒資格和沈南在這裏囂張了。錢,納森也許有很多的渠道,但是大筆的錢需要最少3天時間籌集,但是這3天就夠沈南拿下很多生意的了。
誰能快速的給錢,是每個政府都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