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粽子要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後才能吃。
(2)胃不舒服的人吃粽子可選白米粽,別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3)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黃粽等脂肪、蛋白質過高的粽子。
端午時節注意健康
在端午節的前後,氣候已經慢慢地轉熱,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因為這正是春夏交接的時節,天氣變暖,病菌也處於生長的高發期,病毒容易傳染和滋生。
端午時節,季節過渡並不十分明顯,也沒有太強烈的感覺。在端午這個時節,病菌複蘇快,病毒的生長環境溫度一般是20~25℃。因為經過一個冬天的緣故,很多人居家的空調都相對比較髒,能夠給很多細菌創造有利的環境,因此在使用前要做好清洗。如果不做好清洗,寄生在空調內的細菌在空氣中傳播開來,極容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此外,五六月是病毒致病高峰期。病毒很可能從口進人體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病從口人。因為,在端午這個時節是新鮮水果上市的時候,很多人在吃水果的時候不削皮而去直接吃,或者不注意飲食衛生,而造成病菌從口中進人體內。這樣就很容易造成一些腹瀉、嘔吐、腹痛的症狀,甚至急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此外專家提醒:在端午時節,不能因為忙碌和愉悅而忽略一些影響健康的因素。專家建議注意以下方麵:在防禦呼吸道感染上,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此外,還要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C的食品,因為他們有著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病毒的功效,並且還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
端午時節不可貿然減衣
端午時節,正值初夏,此時的氣候,就像孩子的臉,善哭愛笑,常常會出現暴冷暴熱。暖時氣溫可高達30℃以上,像夏天;冷時氣溫可降至5℃以下,仿佛寒冬。
專家指出,端午時節,人體內生理性散熱和保暖功能與冬天和初春時節已有很大不同。冬天或初春時節,人體受到低溫強烈刺激後,體表汗腺毛孔會閉鎖,以抵抗外寒並保存體內熱量。春夏之交,隨著氣溫上升,人體的汗腺已經“開放”迎接夏季,如果此時天氣突然“變臉”,冷邪極易侵入肌體各係統。髒器生理性協調一時適應不了溫度的劇變,引起功能紊亂、失調、抵抗力降低,導致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哮喘、感冒、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
所以諺語告誡我們:“過了端午節,還要凍三凍。”這是在提醒人們,端午時節氣溫極不穩定,切不可將寒衣收之不用或貿然減衣,以防冷空氣突然入侵,誘發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