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交通安全(1)(2 / 3)

讓孩子走在自己的右邊

一般人多使用右手,所以右手比左手靈活,萬一孩子忽然從自己身邊跑開,右手要把他們拽住也比左手更敏捷有力。我國交通規則是“車輛靠右行駛”。因為自行車和大小機動車都比人步行速度快,它們在超越同向行人時,自然是從行人左側經過。這時,大人走在孩子左邊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當然,如果在帶孩子上街不得不沿著行車道逆行時,則應該讓孩子走在大人的左側。

確定出行安全路線

要熟悉孩子經常前往的場所,熟悉從家到這些場所的路線,比如從家到學校的路、去操場的路以及去夥伴家的路。家長可以像探險家一樣先和孩子一起走一趟,並確定一條最安全和最容易穿越馬路的路線。然後向他交代清楚,讓他隻能走這條最安全的線路,最大程度地確保孩子的出行安全。

安全穿越馬路

馬路上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危險,而現在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加安全地穿行馬路——安全穿越馬路五個原則。父母可以先和孩子一同熟悉這五個原則,然後再在實踐中逐一說明。

第一,先停下。

過馬路時發生的交通事故,80%都是因為突然快速穿過馬路而導致的。無論馬路有無交通信號燈,都要養成先停下來觀察車輛的習慣。

第二,左邊、右邊、再左邊,觀察有無車輛駛來。

站在人行道前,觀察是否有機動車朝自己的方向駛來,按照左邊、右邊、再左邊的順序仔細觀察。

第三,確定沒有車,有車不能過。若在馬路上看到機動車,舉手示意。

機動車從我們旁邊駛過,舉手示意司機“我要過馬路“是最好的習慣。

第四,務必確認車輛是否停下。

舉手示意後,一定要確認車輛是否已經停下。通常在人行道前,司機的第一反應總是“千萬不要闖紅燈(行人的綠燈)“,而不是“我要停下”。所以,一定要養成確認車輛已經停下,再穿越馬路的習慣。

第五,確定司機正注意到自己後再通過。

停下的車輛也可能會突然行駛,從而引發意外,所以在穿越馬路時要時刻觀察車輛的狀況。

注意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當馬路對麵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特殊環境中的步行安全黑夜中的安全

在漆黑的夜裏身著亮色衣服較為安全,若是能背上反光材質製作的書包、手腕係上反光材質的手鏈會更好。反光材質可以反射車燈光線,便於司機準確判斷孩子的具體位置。

雨天裏的安全

下雨時天空總是陰沉沉的,應該穿些黃色之類的亮色衣服、撐鮮豔顏色的雨傘。如果一手撐傘、一手拎書包的話,遇到危險狀況時的處理能力會降低,因此最好雙肩背書包。

至於撐傘的方式也很重要,傘麵下壓、低頭走路是非常危險的,正確方法是要讓傘麵處於視線上方,保持視野開闊。雨停後,先收起雨傘,將傘尖朝向地麵,不要拿著雨傘與同學打鬧,以免注意不到車輛的經過,從而引起其他事故。

下雪天裏的安全

下雪時天空會陰沉沉的,應該穿上鮮豔的衣服引起汽車司機的注意,還要記得避免穿白色的衣服。

在下雪天戴上毛線帽與圍巾,不僅可以保暖,萬一不小心摔倒,還能起到緩衝的作用,這樣就會更加安全。不過,如果耳朵被擋住的話,會影響聽力,所以要盡量讓耳朵露在外麵,也最好不要戴耳罩。

還有,雙手插在口袋裏走路,會降低麵對危險的處理能力,而且跌倒時可能會摔得比較重,應該盡量戴手套。至於鞋子,最好是選擇鞋底紋路較深、防滑的運動鞋。

2.安全乘車

兒童乘車安全在全世界都是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發達國家,12歲以下的將安全帶扣緊,聽到“喀”的一聲兒童在車禍中死亡的人數基本上占了整個傷亡人數的一半。而在中國,每年都有18500名14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是美國的2.6倍,兒童乘車安全的形勢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