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性侵犯防護(2 / 3)

“跟我回家。”“這些都歸你。”

“我是警察。”“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請你幫個忙。”“我來倍你玩。”

“叫喊我就打你。”“你需要補課。”

2.兒童遭受性侵犯的後遺症

行為上的影響

難以和他人建立信任、親密的人際關係。

妨礙成年後和異性交往的能力。

害怕和他人發生身體上的碰觸。

成為兒童、青少年性侵害的加害者。

患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心理上的影響

恐懼: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羞恥:覺得丟臉,沒有資格過正常生活或和別人平等相處。

罪惡感:覺得這件事是自己的錯。

憂鬱、沮喪:時常自憐自艾,覺得自己是可憐而不幸的人。

3.性侵犯防範須知告訴孩子男女生身體上的特征與差異,並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身體是很寶貴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持續不斷地對其進行性侵犯防範教育。

正確進行性教育

父母要對性教育持肯定態度

對子女進行性教育之前,父母看待性的問題要保持平常心,並用理性的方式分析性侵犯。當孩子帶著好奇心詢問有關性的問題時,不要慌張或回避,而要冷靜對待。如果讓孩子察覺到了父母的慌張,他們會覺得,“哦,原來不能問這樣的問題“,然後變成自己去琢磨。因此就算是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父母也盡量不要回答“不知道”“等你長大就懂了“等等。

性方麵的問題應該讓孩子在好奇時就告訴他們答案,如果錯過了他們帶有強烈好奇心和敏銳觀察力的階段,教育效果反而會下降。

告訴孩子身體部位的名稱和用途

家長應從孩子小時候起就自然、慢慢地向其灌輸性方麵的知識,給孩子們講身體部位時,可以告訴他們男女其他部位都一樣,隻有生殖器“小辣椒“和“小蠶蛹“不一樣,先讓孩子熟悉“小辣椒“和“小蠶蛹“的稱呼,再補充說明更準確、更複雜的詞“陰莖“和“陰唇”。

同時還要強調這些部位都是裝有小生命的器官,是我們身體很珍貴的地方,一定要特別愛惜。還可以告訴孩子,睾丸和子宮中分別裝著爸爸的種子和媽媽的種子,這些種子健康茁壯地成長起來變成大人,就會成為別人的爸爸、媽媽,所以不能用髒手隨便碰觸自己的生殖器,不能讓別人隨便拿它開玩笑,更不能隨便碰其他小朋友的生殖器。

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隱私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完全自我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可以發泄自己的情緒,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不僅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同樣有利於孩子健康性觀念的樹立。3歲的孩子已經到了可以給他們講“隱私“是什麼的時候了。父母可以通過一些小事情來給孩子引入隱私的概念。比如,孩子如廁時教他掩上門以“保護隱私”。

父母同樣也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隱私,在進入孩子的房間時,要先敲門征得同意;如果孩子表示想單獨待著,那就給孩子一個完全屬於他的空間;爸爸媽媽也不能未經孩子同意亂翻亂拿孩子的東西。

同時告訴孩子——(1)你的身體屬於你自己。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

(3)洗澡、換衣服、上廁所時要關門。

(4)永遠不要讓其他人碰撞你的“私處”。

在家裏,有一些地方是“自己的地盤“,有些地方是“公共的地盤”。

告訴孩子關於性侵害的基本知識

和孩子談論性侵害問題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辨識哪些行為是性侵害,讓其學會在自己遇到性侵害時妥善應對。

保護好私處

家長可以向孩子強調每個人都要做自己身體的主人,並進一步解釋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是特別的、隱私的,要好好保護,不能隨便讓人碰觸或觀看,除非是在就醫等特殊情形,否則永遠不要讓陌生人碰撞自己的胸部、生殖器官、屁股以及嘴巴這四個部位。

明確什麼是性侵害

兒童必須知道大人試圖侵犯兒童的隱私是不對的,有兩種性侵害類型是孩子必須知道的。

(1)沒有碰觸的性侵害,包括口語上的性騷擾、色情電話、要求兒童觀看色情節目或圖畫;(2)碰觸的性侵害,包括愛撫、口交、性器官插入或企圖插入、觸摸隱私處、強暴、亂倫。

注意

讓孩子知道,會做這些事的大人不一定是陌生人,也有可能是自己認識的熟人,但任何人都不應該這麼做。有些大人會擔心兒童會以此為借口而不聽大人的話,但我們必須樹立的觀念是,若要兒童尊重、愛護自己的身體,大人也要尊重孩子對身體的自主權。

教孩子分辨什麼是善意碰觸和惡意碰觸

這時舉一些現實中的例子來幫助孩子判斷會比較好,比如“媽媽喜歡你,抱抱你時,你高興嗎?”“小朋友給你取外號,取笑你,還揪你頭發,你是什麼感覺?”“如果有不認識的大人要你脫衣服,怎麼辦?”“跟小朋友們玩過家家,當爸爸、當媽媽時,明明自己不情願,也要脫衣服嗎?“等等,用這些孩子們容易理解的情形,讓他們分辨什麼是善意的碰觸和惡意的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