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和心肺複蘇法是兩項互補的急救措施,可以按照30:2的頻率來交替采用,即按壓30次進行2次人工呼吸。
注意
雙膝跪在患者腋窩附近
將手掌重置於患者胸部中央偏下的
位置,按壓患者上方胸骨。
使患者胸部下陷4~5厘米,頻率應為每3秒5次。
以下情況視為心肺複蘇中止指標:
心肺複蘇進行30分鍾以上,檢查病人仍無反應、無呼吸、無脈搏、瞳孔無回縮,確定病人已死亡。
3.不同事故的相應應急措施喉嚨被異物(年糕、果凍等)卡住時
急救措施越及時越好。喉嚨被異物卡住時氣管被堵,無法向腦輸送氧氣,人在這種情況下,3~4分鍾便會失去意識,超過4~6分鍾很可能就會腦死亡,如缺氧10分鍾以上,醫學上即看作腦死亡。
用手指伸進嘴裏去扣的話,異物可能反而夾的更深,要迅速通知患者父母或者周圍大人。
自己一個人時,若不小心吞下異物,要將肚臍上方與肋骨下方的腹部部位靠在椅背或桌子邊緣,用力往腹部施壓。
被異物卡住時,拍背或做人工呼吸是沒有幫助的,拍背隻對零到一歲的嬰兒有效,因為成人氣管構造與零到一歲的嬰兒不同。當氣管被異物堵住時,做人工呼吸反而會讓異物卡的更深。
反複實施哈姆利克氏急救法(衝擊腹部),將異物彈出。如果患者患有肥胖症,則用按壓胸部替代按壓腹部,直至異物彈出。
確認異物已經排出後,將患者送往醫院,檢查有無因按壓腹部而造成的內髒損傷。
當患者無法說話,雙手或一隻手交叉抓住脖子(呈V狀),臉與嘴唇變紅、變青時,即為喉中卡住東西的症狀。
(1)馬上讓患者直立,雙臂從後方圍住他的腰。一手握拳,拇指置於患者肚子中央。
(2)另一隻手包住握拳的手,置於患者的妒忌與胸口中間部位,握拳的手用力按壓患者腹部,同時向上推。
(3)確認患者口中是否有異物吐出,如一次沒有成功,則反複進行。
頭部受傷時在傷口處塗抹消毒藥,輕揉止血。
如出現紅腫,則用冰塊按壓傷處。
盡量不要洗澡,直到傷口愈合。
出現嘔吐、痙攣、目光渙散、麵色蒼白、犯困嗜睡,或是耳鼻出血等狀況,應馬上送往醫院就醫。
四肢骨折時
傷到骨頭的話會腫起來,並伴隨劇烈疼痛,無法動彈。應盡量保持不牽動到受傷部位的前提下前往醫院。
如果不能馬上就醫,要在周圍找到板子、木棍之類的東西,將傷處的肌肉或者骨頭固定好。記得捆綁緊,但同時要注意不要阻礙血液循環。
如傷者出血,要將出血處抬到高於心髒的位置,輕輕按壓止血後,撥打120請求幫助。
盡量不要洗澡,直到傷口愈合。
跌倒擦傷時
將患處處理幹淨,防止感染。
用消毒藥和水將患處洗淨,除去異物。
用合適的軟膏塗抹在患處,用紗布包裹好,再用膠布固定。
更換繃帶時,如繃帶粘住傷口,就先用消毒藥水浸泡患處,再將繃帶摘除。
有小蟲飛進耳朵裏
鼓膜沒有其他症狀時,可將溫水灌入耳內,殺死飛蟲,但要注意不要用過熱或過涼的水,因為會刺激腦神經,造成暈眩。
可以走到暗處,讓燈光直射耳朵或用煙熏,但如果碰到怕光的飛蟲,此方法不起作用。另外,用棉花棒或挖耳勺挖耳朵的話,飛蟲可能會鑽的更深。
采取緊急措施後,前往醫院耳鼻喉科,讓醫生將飛蟲取出。
喝下異物時
喝下有毒物質時,讓患者喝下水或牛奶,並一起吐出。
喝下冰醋酸或清潔劑時,讓患者喝下大量牛奶,阻止腸胃吸收更多有毒物,然後馬上送往醫院。
喝下油類物質時,如果催吐,患者可能會有危險。因為嘔吐時,會造成少部分液體進入肺部,催吐的過程中,也可能傷害到食道,所以最好是馬上送往醫院。
發生凍傷時
將患者轉移到溫暖的地方。
脫去浸濕、裹在身上的衣服。
盡量將患處置於高處,用幹淨的紗布包裹患處。
如果離就醫時間還很久,可將凍傷部位浸在溫水裏(38℃~42℃左右)。
即便凍傷部位症狀有所緩解,也應前往醫院就診,以進一步確定是否得到了合適的治療。
不要撫摸或按摩凍傷處。
不要讓患處接觸電熱毯或暖爐。
凍傷部位回溫後,不能再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凍傷即為皮膚過度裸露在寒冷地帶而造成的損傷,在幹燥、寒冷的地方長時間反複暴露會形成凍傷,長時間置於冷水中也會造成凍傷。
患有低溫症時
低溫症是指患者體溫處於35℃以下。暴露在寒冷中,誰都可能患上低溫症,嚴重時,可能失去意識或心髒功能異常進而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