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錢當然重要,但是,擔當責任比掙錢更重要。
有幫助的心,更要有幫助的資格
看見一個人強大,不要尋求他的幫助,而要學到他的精華。
一個人,獲得外在幫助越多,內在的強大就越少。
一個人,獲得社會信任越多,內在的毒惡就越少。
一個人,獲得家庭控製越多,內在的動力就越少。
我們更多知道,捐助別人的人,更容易成功。我們很少聽說,一生接受捐助就能成功。
幫助有三級。
第一級,幫助別人,給別人物質,讓別人渡過難關。但是,不懂幫助的人,就會在別人借錢時大方借出,不問別人是不是真的著急要。“借急不借窮”,特別是有親情關係的人,你幫助了他,會造成以下結果:獲得親人幫助,他會更看不起家長;會有更多的人有求於你,如果你不給予支持,那你在他們眼中就是壞人。讓親人輕易獲得幫助,會讓他們變得眼高手低,看不上小錢,幹不了大事。所以,物質的幫助,隻能給予在生存與生命上遇到難處的人,不能輕易給予借力買房買車的人。寧願得罪這個人,也不要害了這個人。
第二級,幫助別人,給別人知識,讓別人獲得生存的工具。這樣,別人就能夠在缺血時造血,變得內心強大。同時,能接受別人知識的人,本身就是有救的人。
所以,無論誰向我借錢,如果不是生命或生存出現了問題,那他得到的答複是:要麼來我課堂學習,要麼借給你產品,賣得現金解決問題。
第三級,幫助別人,真正建立別人的價值觀,形成正麵的信仰。這樣,這個人才會原動力十足,奮鬥不息。這才是真正的幫助。
我們僅有一顆幫助他人的心是不行的,還要有幫助的技能,那就是自我的強大。“慈善是需要資格的”,隻有不斷地強大自我,從小善做起,才是真正的善舉。
其實,還有一種幫助,就是有條件的慈善。比如辦企業、搞經營,隻要出好產品、幫助社會、培養好員工、分擔社會責任,這也是幫助。中國有千千萬萬個企業家,如果每個人都分擔社會的責任,那這個國家就有救,當然,企業家也會得到好回報。
關於幫助,我們應明白下麵這些話。
1.貪圖回報會抵消幫助的價值。
2.幫助的因果回報期限比想象的更長。
3.上帝的審判比想象的來得更早。
4.對別人最大的幫助就是自己成為可學習的燈塔。
5.捐助別人,自己更成功;每每受捐,永不出頭。
6.不要拯救隻靠捐助的人。
7.無論如何,也幫助不了恐懼的心。
8.能用信心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錢。
9.慈善是做給自己的。
合作就是生命的過程
1.力量越薄弱,越沒有勇氣相信別人。
2.我們總想讓自己先穿上衣服,讓自己更美麗,然後把別人的衣服扒光,指出別人的缺點。
3.小愛叢生無限煩惱,大愛擴散極盡快樂。
4.別人沒有實現的,自己沒有把握實現的,或有點神話性質的戰略,先不要亂說。
5.找無限理由不前進,隻有一個原因,就是現有的能力圈不能匹配未來的規劃。
6.如果要與別人合作,就一定要考慮別人的三項期望值:安全、收益、互補。
7.不要跟想暴富的人合作,他不但會讓你暴躁,更會讓你爆炸。
8.選擇與誰合作,就等於選擇讓誰做你的老師,善惡皆可教你。
9.全才的人一定不是人才。
10.先成就別人,自然就會有人成就你。
商經20法則
1.企業就是精英奮鬥的組合體。學會與草根一起奮鬥,並成為精英。不管是比爾·蓋茨還是馬雲,寫下的都是從草根奮鬥成精英的故事。
2.國家戰略與企業經營。逆勢國家戰略者,破產;順勢國家戰略者,財富千千萬。
3.經營企業的勢,造出企業的場。專注積勢,專業靠場,經營企業就是經營勢。氣勢如虹者,就是善於用勢能而求勝者。
4.人才的裂變。放手,給別人試錯的機會,相信別人,讓別人實現自己的夢想,企業才會實現夢想。
5.是價值主張還是價格主張。有價值主張的人,會為客戶提供價值;隻會用價格主張的人,會因客戶降低價格而失去價值。
6.新知識體係時代。七大新知識:互聯網、數據化、空間管理、生命科學、品牌世界觀、資本的增值、人力資源高績效。
7.整合資源法則。隻有滿足資源的核心利益,才能得到資源的核心
價值。
8.錢是用來幹大事的。你把錢用來幹大事,上帝一定讓你存在;你把錢用來享樂,上帝一定會毀掉你的後代。
9.產業鏈與頂端設計。企業的成功,要麼在打通產業鏈,要麼在產業鏈的頂端。
10.教練能力與訓練能力。教練好別人,不投資也能產生高績效;訓練好別人,不幹活也能掙大錢。
11.圈子與階層。退出舊圈子,接受考驗,建立新圈子。從草根階層向精英階層努力,是永恒的主題。
12.讓你的經理人掙到2000萬元。這要有三個指標:順應國家新戰略,製定瘋狂新機製,成為競爭新人才。
13.與世界級的企業家為伍。一生中,值得成為商業朋友的人隻有兩個:導師、行業中排名比你靠前的企業家。
14.企業戰略的終點是幸福。企業的終點是幸福,不是財富。財富是幸福的第一生產力,但不是唯一生產力。
15.用文化影響你的團隊。管理員工的行為,不如管理員工的績效;管理員工的績效,不如管理員工的心;管理員工的心,要通過文化與夢想。
16.獨一無二的產權構成無形資產。你手中沒有產權,你就得仿別人;你仿別人,你就是盜。無形資產就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第一要素,是科學知識。
17.企業的有序競爭為:產品—技術—品牌—價值觀。你能仿出別人的產品,但不一定有別人的技術;你有技術,但不一定有品牌;你有品牌,但不一定有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18.為你的客戶提供有形服務。服務的感覺背後,一定經過有形的設計。
19.印象是第一生產力。國家印象是企業第一印象,品牌印象是企業第二印象,產品印象是企業第三印象,員工印象是企業第四印象。
20.差異性競爭力福利。差異性競爭:權力、股票、成長學習、身份、夢想實現。
錢和我
錢是上帝給幹大事的人的禮物,如果你把錢給浪費了,一定會得到報應;如果你有錢不擔當,你的錢一定會被上帝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