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女性日常溝通技巧 逢人隻說三分話
俗話說:“逢人隻說三分話,留下七分自己賞。”有些人也許以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何必隻說三分話呢?老於世故的人的確隻說三分話,時刻都會為自己留條後路,你一定認為他們是狡猾,是不誠實,其實這是最機智的做法。
說話前需看對方是什麼人,如果對方不是可以盡言的人,你說三分真話,已不為少。
孔子日:“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對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暢所欲言,以快一時,對方的反應是如何呢?你說的話,是屬於你自己的事,對方願意聽你嘮叨嗎?
彼此關係淺薄,你與之深談,顯出你沒有修養;你說的話涉及對方的事,你不是他的諍友,不配與他深談,忠言逆耳,顯出你的冒昧;你說的話是屬於國家大事,你沒有搞清對方的立場就高談闊論,這樣更容易招災惹禍。
所以逢人隻說三分話,不是不可說,而是不必說,不該說,與事無不可對人言並沒有衝突。
事無不可對人言,並不是指你所做的事必須盡情向別人宣布。老於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對人言,是另一個問題,這裏講的隻說三分話,是不必說不該說的話,並不是不誠實,也不是狡猾的表現。
說話本來有三種限製,一是人,二是時,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仍不必說。非其人,你說三分話,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時,你說三分話,正給他一個暗示,看看他的反應;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你說三分話,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擇地另作長談,這才是通達世故的人。
由此可見,說話也是一門藝術,話說好了萬事好,話說壞了毀前程。所以,在說話前必須考慮清楚,想好了再說,否則,別人會認為你是個有口無腦、缺心少肺之人。
有時你的三分話,正體現了你的職業道德。做醫生的人,普通病人的病狀,或許可以對人提起;如果是患花柳病的人,你就隻字不能對別人提及。這是醫生的職業道德。
經辦銀行業務的人,其業務的大概情形,或許可以對人提及,對於存款人的姓名與存款額,你是絕對不可對別人提起的。這是銀行職員的職業道德。
這些例子還有很多。有時你因為不能遵守隻說三分話的戒條而釀成大禍,往往使你的精神痛苦,甚至於蒙受更大的損失呢。
如果你從事的是機密工作,或者特殊的行業,對人隻說三分話,還要局限在重要話題之外。重要話題是一字都說不得的,你說的三分話,應該是風花雪月,應該是柴米油鹽,應該是上天入地,應該是稗官野史。總而言之,應該是無關緊要的材料。無關緊要的材料,雖是說得頭頭是道,興味盎然,說得皆大歡喜,其實是言之無物,不會引來什麼苦惱。
言有盡而意無窮,有情盡在不言中,告訴別人你話中有話,這就是話說三分、點到為止的藝術。這不失為一種大的智慧,既指出對方的錯誤,又保全了對方的麵子,打動了對方的心。
說話分場合,有分寸
要做一個受人歡迎的女人,就應當說話分場合,而且還要講究分寸,懂得什麼該說,更應該懂得話要怎麼說。否則就會因為不小心說錯了話而給自己惹來麻煩。
宋傑是公司的一名中級職員,他的心地是公認的好,工作能力也有目共睹,可就是一直升不了職。和他同年齡、同時進公司的同事,不是成了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外調獨當一麵,這讓宋傑非常鬱悶。
有一天,他谘詢了一個最好的朋友,向朋友訴說了自己目前的情況。朋友不假思索地對他說:“如果有原因的話,那就是你口不擇言的過錯。你自己想一下,你在單位口碑好,但你的朋友多嗎?還不是我們這些了解你的老同學做你的朋友。”宋傑仔細想了一下,也的確如此。雖然自己是公司公認的好人,可在整個公司裏卻沒有自己的一個知心朋友,都是些泛泛之交。再想想平常說過的話,宋傑真是倒抽了一口涼氣,原以為自己“有啥說啥”的個性是個優點,可在不知不覺中卻得罪了很多人,難怪同事們總是有意回避自己,也難怪自己一直不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