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一個成功的個人品牌呢?需要在實踐中進行長期的自我修煉。下麵六個字,是古今公認的價值準則,你修煉到一定程度,“品牌形象”一定很好。
第1個字:勇
成功是勇敢者的遊戲,無勇之輩最好靠邊站。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你常會麵臨不成功便失敗的境地,敢不敢逆風而上,就看你有沒有麵對挫折與失敗的勇氣。
你能不能成功,其實不必找瞎子算命,隻需問問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勇氣?
第2個字:毅
老子說:“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做到半途而廢的人,一半是戰而敗之,一半是主動放棄。所謂成功,有時隻是一個能不能多堅持一會兒,以及堅持多久的問題。
例如,著名影星史泰龍年輕時立誌在影視業發展,卻無人接納他。他下了一個決心:“假如我沒有找到一份有關演藝事業的工作,我拒絕去打任何一份臨時的工作來養活我自己。我拒絕!”由於沒工作,他窮得養不起自己那條心愛的狗,隻好把狗賣掉。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堅持到底,最後終究成功了。假設他挨餓的時候,去做了洗碗工、卡車司機,乃至於企業經理,被各種大小事務絆住,離夢想就很遙遠了。
第3個字:仁
“仁”就是友愛。古人又說:“得人之力者,無敵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聖人也。”你憑什麼“得人之力”和“得人之智”?一定不能缺少友愛。友愛使你與他人心心相印、利益相連、禍福與共,甘願與你同進共退,甚至同生共死。所以說,“仁者無敵”。
所謂友愛,不一定需要你捐出上億元錢,隻要帶著好心做人,樂意“成人之美”,不嫉妒他人的好運,人們自然能感受到你的友愛精神。
第4個字:智
智能對事業成功當然也很重要。但是,隻有聰明還遠遠不夠,必須落實到行動上,無非是兩個方麵:會說話,會辦事。
會說話的人,把別人說得笑,不會說話的人,把別人說得跳。你把別人說得笑,等於拿到了通行證,什麼都好商量;你把別人說得跳,等於遇到了一尊守門神,什麼都難辦;你把別人說得不笑不跳,莫名其妙,別人會認為你是一個糊塗蟲,不拿你放在心上。
會辦事的人,凡事追求100分,決不放鬆質量要求,所以辦什麼事都讓人放心;不會辦事的人,凡事以60分即滿足,經常需要別人為他們彌補漏洞,漸漸地也就失去了承擔重任的機會。每天做一點人人都能做好的事,怎麼可能成就傑出呢?
第5個字:信
如果你守信,陌生人也會相信你;如果你不守信,親人也不會相信你。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你不值得相信,別人怎麼會相信你呢?所以,明智的人,對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負責,以提升自己的“信譽等級”。
第6個字:禮
“禮”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遵紀守法、遵守遊戲規則;二是講禮儀、懂禮貌。
有教養的人,特別尊重社會規範,主動約束自己,無須別人監督也能表現恰當。舉個例子,1799年,皮艾爾·S·杜邦攜妻兒移居美國,他們所乘的“美國鷹號”航船,途中兩次誤航,耽擱了很多時間,船上的給養耗盡。在一個天寒地凍的早晨,“美國鷹號”總算抵達了羅德艾蘭州海岸,饑餓的乘客們爭先恐後地泅水上岸找食物,發現了岸邊的一間小屋,室內無人,爐火燒得正旺,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原來這家人都到附近的教堂去做禮拜了。旅客們經受不住食物誘惑,砸碎玻璃,衝進屋裏,風卷殘雲般吃盡了所有美味,然後離開了。杜邦離去時,悄悄從皮包裏掏出1枚金幣,放在桌上。他是唯一一個為食物付錢的人。
私闖民宅,偷吃人家的食物,肯定是不合“禮”,但杜邦在特殊情況下仍然有著清醒的規範意識,不愧是一個懂“禮”的人。他的成就傑出,無疑得益於與眾不同的品格。
禮儀、禮貌也很重要,有時甚至可以代替道德而贏得讚賞。而不講禮儀、不懂禮貌,跟缺德沒有兩樣。古人說“無禮不行”,不講“禮”的人是行不通的。《三國演義》中,楊修愛在背後講領導壞話、怪話,不合“禮”;張飛酒醉痛打下屬,不合“禮”;禰衡當眾脫掉褲子擊鼓,更不合“禮”。後來的劉伶,以家為衣服,光屁股,還怪上門拜訪的人不該鑽進自己的褲襠,那也是不合“禮”的。一個有教養的人,必然“禮”不離身,人們從他的行為中,自然能讀出與眾不同的風範,從而增強信賴感。
做“個人品牌”,跟做產品品牌一樣,需要持之以恒,在細節方麵點滴以求。一旦品牌做成功了,成功也就隨之而來了。憑本事打拚,你要自己去找機會;憑品牌競爭,機會主動上門來找你,兩者的差距,顯而易見。
告訴你一條富人提高情商的經驗:
擦亮“牌子”,不愁“票子”。
認真選擇配偶
人們有一個錯覺,以為婚姻對男人事業成敗的影響比較小,所以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其實,婚姻對想幹一番事業的男人、女人都很重要。既然大家對女人嫁郎的風險都很清楚,那麼這裏專講男人娶錯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