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理好身邊的七八個人
一位作家曾說:一個人一輩子能把身邊七八個人的關係處理好,一生的幸福就有保障了。這七八個人都是最親近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兒,以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如上司、好友。跟其他人處理好關係雖然也很重要,但這七八個人卻可能對你產生重大影響,處理好了,往往事業順利,生活和美;反之,必然煩惱叢生。
相對來說,父母關係最容易處理。大多數父母都疼愛兒女,且通情達理,寧可自己委屈一點,也希望兒女好。正因為這樣,兒女很容易忽略父母的存在。尤其是一門心思做事業的人,如果父母不在身邊,甚至難得想起打一個電話,那麼將來很容易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父母對兒女的愛,純然無私,他們默默地付出,卻不圖兒女報答,甚至不讓兒女知道。隻要兒女欣喜地享受了自己的愛,他們也就如飲甘露般的欣喜。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世上最親近、最可信賴的還是自己的父母。
有一個佛教故事:一位居士敬仰觀音菩薩,於是與一些佛徒結伴,於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辰日來到南海普陀山。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據說觀音菩薩經常顯化。但這位居士找遍全島,也未曾見到觀音真身,於是向一位老和尚請教:觀音顯化的傳說是真是假?
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哈哈笑道:“觀音化身千千億,無處不在呀!”
居士疑惑地問:“我怎麼看不到呢?”
老和尚說:“你真的想看見活菩薩嗎?那麼回去吧!你回去見到一個反穿衣裳、倒穿鞋的人,就是活觀音。”
居士興奮不已,日夜兼程,趕到家時,已是夜半時分。他急著見觀音,將門拍得很響。母親正為兒子的安危擔憂,聽到兒子的聲音,又驚又喜,急忙披起衣裳,拖著鞋,出來迎接兒子。匆忙中,衣服披反了,鞋穿倒了。兒子見了母親的模樣,頓然醒悟:老和尚所說的活觀音,就是自己的母親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母都是活菩薩。菩薩的精神是什麼呢?“自未得度,先度眾人”。父母對兒女,確實達到了這種境界:自己吃苦,也要讓兒女吃飽;自己受罪,也要讓兒女享福;自己沒有讀書機會,也要讓兒女接受教育;自己生活在社會底層,也要盡微弱之力幫助兒女成長……天下的父母,對兒女傾情付出,並不奢望多少回報。做兒女的,無論物質上對父母有多少回饋,平時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總是容易辦到的。有此孝心,對父母也是一個安慰了!
處理夫妻關係,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一般人認為,夫妻關係當以愛為首。但愛是一種很容易疲勞的感情,不一定靠得住。事實上,夫妻關係應以敬為首。如同鮮花必須生長在土壤上一樣,愛的種子也需要栽培在“敬田”中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女作家瓊瑤在論夫妻關係時說:“失去了敬意,這婚姻便不能維持了。”因敬而生愛,是真愛。沒有敬意的愛,不過是肉體之欲罷了,哪能長久呢?再者,雙方心存敬意時,自然以禮相待,表現得溫文爾雅,爭吵就少了;雙方都無敬意時,什麼狠話、髒話都能說出口,矛盾就多了,煩惱也多了。
除敬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忠”。過去夫妻關係為什麼相當穩定、離婚率極低?表麵的原因,是離婚受到相當程度的限製;但真實的原因是,由於離婚受到限製,雙方都死了那份不忠的心,抱定“你是我的,我是你的”的觀念,做長期經營夫妻的打算,婚姻的基礎自然穩固多了。現在就不同了,我既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你的,誰都不知道明天怎樣,短期行為就出來了。一旦需要為對方傾情付出時,老擔心值不值得的問題,自然心存疑慮。所以說,要想維持夫妻的穩定,必須相互忠誠。
如何維持上司的關係?一般人認為應該阿諛逢迎、多拍馬屁、多送銀子。這是很傻的想法。上司也許喜歡下屬拍馬屁,也許不喜歡,這很難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上司最關心自己的位置能不能坐穩,最關心自己的事業可否提升。一旦你危及他的位子,再怎樣拍馬屁也是沒有用的。所以,維持上司關係的要點,一是不要動搖他的位子;二是幫助他提升。有此兩點,上司的關係就相當好處理了。
如何維持朋友關係?講感情、講義氣是要點。這跟處理夫妻關係是同樣的道理:尊重與愛。如果朋友之間不平等,一方在另一方麵前有優越心理,那是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的。所以,地位越高,在朋友麵前越要低調;學問越多,在朋友麵前越要謙遜。兩方拉平了,朋友就可以做長久。
告訴你一條富人提高情商的經驗:
以最親近的人為人際網絡的核心。
舍得恭敬,收獲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