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的內城既華麗又井然有序,街道互相垂直,其中一條與河平行,看起來與現代的道路沒什麼兩樣。城市共有8個大門,其中最著名的為艾舍塔門,這個門大約設置在北牆的中間,對應的為同樣著名的前進大道。考古學家們對於這個堂皇的建築,已根據它的遺址進行了修複,我們在東柏林的沃德斯塔查斯博物館可看到它的模型。在這裏尤其要提一下,修建此門也使用了大量的我們曾提到過的藍色的琉璃磚,而且正是通過這個門,國王埃布查內薩、大流斯和亞曆山大相繼曾帶著隨從、伴著樂聲凱旋而歸。
在埃布查內薩時期,巴比倫有好幾座宮殿。北宮位於城牆外邊,這是根據夏宮相當少的部分遺跡而建成的。最重要的是南宮,它包括5個大的庭院,庭院中有一些房間,皇室就設置在這兒,《聖經》中描述拜爾沙薩舉行盛宴的所在地也在此,亞曆山大曾死於此地,當時他還正在哀悼荷菲斯深。這座宮殿同樣使用了琉璃磚。後來在埃布查內薩統治時期,在此主殿的北邊又建了一座宮殿,考古學家認為此宮殿一定是當作博物館用的,裏麵貯藏有一些詳細的很早的以至於早到公元前3000年的碑文。如此看來,對考古學家來說感興趣的似乎不隻是新巴比倫王朝的國王們。
在開掘南宮東北角的時候,庫德威發現了那座拱頂建築,他暫稱它為“巴比倫的空中花園”。這座建築采用地下洞穴的形式,共包括14間拱狀小屋,正像庫德威所描述的:
“14個小房間尺寸和形狀大小相同,它們由一個中間過廊分成兩排,對稱布局,周圍被高而寬厚的圍牆所環繞,圍繞著這個不規則四方形院落建築的是一條狹長的回廊,遠處那排拱形小房麵向北麵和東麵,直對城堡寬厚的外牆,而緊挨著它的另一排拱形小房麵向西邊和南邊。在西邊那排小房中有一間井房,裏麵的井與在巴比倫和古代世界已知的井完全不同。井房裏緊靠著共有三口豎井,一個正方形的,兩邊為橢圓形的,這種布局使人一眼就可看出這裏除了安放機械鏈帶水壓機外沒有其它的解釋。水壓機的使用原理和我們現在所用的鏈泵基本一樣,它把幾個水桶係在一個鏈帶上與放在牆上的一個輪子相連,一眨眼的功夫輪子就轉動一周,水桶也就跟著轉動完成提水倒水的整個工序,水再通過水槽流到花園中進行灌溉。這種發明至今還在鄰近的地區廣為使用,它被叫作都拉伯(水桶),它可以提供不斷的水流。”
接著他又描寫著:
“對平麵圖進一步地觀察後發現,長度一樣的中間那排房子與外麵一排房子一樣都有較厚的牆壁,對這種現象的唯一解釋是前者比後者重得多。假設通過伸縮接縫進一步證實了環繞它們牆壁的內部結構,利用筒拱術將環繞著房間四周的牆壁分開,通過這種辦法可使一整塊14個圓筒大的拱頂牆板在封閉的方形院落建築中自由上下,就像望遠鏡的接合處來回伸縮一樣。在這方麵拱頂建築在巴比倫的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但在另一方麵這也是例外。建築中使用了石頭,這在廢墟遺址發現的大量巨大石片和不規則的石塊已證明了這一點。挖掘工作所得到的印象遠比從單一的報告中得到的要深刻得多。經過砍砸加工過的石頭大量地使用隻有兩處,一個是空中花園的拱形建築,另一個是卡瑟北牆。這一點很值得注意,在描寫巴比倫的所有書籍中,包括楔形文字的記載,隻提到石頭用於卡瑟北牆和空中花園的建築中。”
由於已經提出了這種建築與花園遺址的區別,庫德威又說道:“當細致的研究充滿困難而停步不前時,這種鑒別性的工作得出的結果令人感到驚訝,至今還沒有誰能將自己反映古代國家真實麵貌的努力與今天的考古發現取得一致的。”
庫德威首次提出這個建議時並沒有完全肯定,這隻不過是他的一種想法。但是在後來的一些出版物中,這個想法越來越得到肯定,許多作者接受了這一觀點。關於世界七大奇跡的討論結果已趨向一致。今天,去此地的遊人就會看到陳列在那裏的建築物遺跡並被告知這就是幸存的埃布查內薩時期的著名建築。最近,巴格達文物研究理事會會長收集到了一些破碎的磚石,對拱形建築又進行了一番研究。